手足口病是一种近年来普遍的传染病,患病率较高。针对这种疾病,许多人存在许多误区。为了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们必须了解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防止这些误区,防止延误孩子的病情。那么,关于手足口病,有哪些误区是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我将和您一起了解这些误区。
误区一:出疹子就应该是手足口病。全球医院网的医生介绍,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主要侵害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疼、发痒、不结疤、不结痂的特点。斑丘疹、泡疹周边可有淡红,疱内液态较少,可伴随干咳、流鼻涕、食欲不佳等病症。父母常常把最开始发生在头颈和躯体的婴儿急疹当做手足口病。
误区二: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目前并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有效疫苗。预防需要依靠日常的注意。
误区三:感染一次就会有抗体。全球医院网的医生介绍,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小孩以前感染过手足口病,也只得到某一型别病毒感染的免疫能力,对其他型别病毒感染再感柒并沒有交叉免疫,仍有可能因感柒其他型别病毒感染而再度患手足口病。
误区四:孩子不出门就不容易生病。全球医院网的医生介绍,手足口病有独特的传播途径,成人可以感染病毒,却不发病。据调查,成人携带肠道病毒的占比达到20%以上,肠道病毒在4℃下会生存一年。有些人还认为,只要讲究卫生,多通风就可以预防。然而,这只是片面的理解。只有洗手消毒、通风还不够,患者的排泄物、泡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环境污染的手、小玩具、餐具、床品套件、内衣以及医疗器材等都可能导致手足口病的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群体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受病人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病人破损的小水泡也会传播病毒,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的排泄物在几周内仍具有感染性。手足口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感染发病,主要五岁以下儿童为主。
根据以上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手足口病,避免以上的误区,保护孩子的健康。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