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许多宝宝可能会对母乳产生耐受,不再对之过敏。然而,也有一些宝宝没有这么幸运,需要接受干预治疗。据统计,全球儿童过敏症的发生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增加了30%-50%。全球大约有5%-20%的宝宝在婴儿早期都曾出现过过敏现象,最初的症状通常是湿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奶癣”。在1岁以内的婴儿中,过敏症的发生率约为6%,但大部分宝宝无需接受治疗。
那么,哪些症状可能表明宝宝对母乳过敏呢?
1. 湿疹,尤其是1个月内出现的湿疹。 2. 腹泻,特别是伴有粘液脓血的腹泻,以及便秘。 3. 宝宝睡眠质量差,经常哭闹。 4. 打嗝、放屁、吐奶,特别是没有明显诱因且频繁出现的情况。
对于母乳过敏的宝宝,处理方法如下:
理论上,母乳过敏的宝宝应停止母乳喂养,更换为无敏奶粉,并逐步过渡到低敏奶粉。然而,母乳被公认为是婴儿最佳食品,也是最不容易引发过敏的奶制品。此外,蛋白过敏具有耐受性,因此许多宝宝在添加辅食后可以恢复母乳喂养,或在症状缓解后进行混合喂养。但这种方法需要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宝宝对蛋白过敏严重,对其他蛋白也过敏,那么只能选择无敏奶粉或低敏奶粉。
那么,为什么低敏奶粉可以对抗过敏呢?有哪些低敏奶粉呢?
母乳过敏主要是母乳中的大分子蛋白累积刺激肠道,形成相应抗体,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刺激反应的时间大约为0-6个月。如果过敏,通常会在6个月内出现症状。低敏奶粉分为三大类:游离氨基酸、深度水解蛋白、部分水解蛋白。前两者用于严重蛋白过敏的治疗,后者主要用于预防。
三种低敏奶粉的区别主要在于蛋白分子的大小。蛋白分子越小,过敏反应越少。因此,我们称之为无敏奶粉。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