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风险与体弱儿童:适度锻炼的注意事项

2023-12-06 14:02:04 作者:sn_lsj 137人浏览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保健与生活》报道,“春捂秋冻”是健康谚语,科学道理明显。秋季气温渐凉,那么如何“秋冻”呢?人属恒温动物,体内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大脑皮层下丘脑是系统的“司令部”,只有接受气温变化的刺激,增强体温调节能力,提高机体耐寒抗菌功能,才能适应寒冬。长期恒温环境会降低人的冷适应能力,气温稍变就添衣保暖,制造恒温环境。大脑皮层下丘脑未受锻炼,难以适应寒冷,甚至导致抗病能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儿童体温调节功能未成熟,娇嫩身体耐寒、抗病能力弱,易患病且不易好转。但可通过日常生活适应冷环境,进行科学的“秋冻”,不要过早添衣保暖,让自己暴露于冷环境,锻炼身体,促进物质代谢,增加产热量,提高机体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此外,养成用冷水洗手、洗脸及喝凉开水习惯,坚持到冬天。多到室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消化吸收,呼吸系统与新陈代谢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强肌肉耐寒及抗寒能力。

当然,“秋冻”也有度,尤其是深秋后,早晚气温低,午间气温高,要及时增减衣服,以防身体过冷或过热出汗着风而患感冒等。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一方面因为气温变化大,另一方面与衣着调适不当有关。体弱多病的小朋友不宜盲目“秋冻”,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平安度过“多事之秋”和严寒的冬季。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