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猩红热症状及护理全攻略

2023-12-06 14:34:41 作者:sn_lsj 140人浏览

生育帮版权文章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菌通常隐藏在宝宝们的咽部,并通过飞沫进行传播。这种疾病在2到3岁的宝宝中比较常见,其潜伏期通常为2到5天,一般会在感染病菌后的3天左右发病。如果易感者接触到被传染不久的食物、食具、玩具、手帕、衣被,他们也可能会受到传染。猩红热可以在四季的任何时间发生,但冬春季节更为常见。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当宝宝们患上猩红热时,主要的表现包括:病情急速发展,出现高热、头痛、咽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咽部会出现充血,扁桃体则会变得红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在发热后的24小时,皮疹会出现,先在颈、胸、腋窝、肘、腕、大腿根处出现,并在一天内蔓延至全身。嘴巴周围会出现苍白的圈,同时还会出现像草莓果的杨梅舌。颈部和颌下的淋巴结会肿大,有压痛,但多数不会化脓。皮疹退去后,会有大片脱屑,但不留疤痕。

1、疾病原因 宝宝们患上猩红热,通常是因为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传染。只要能切断传染源,就可以避免宝宝们不必患病。

2、防病胜于治病 远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疾病流行期间,宝宝们应避免去公共场所,他们的卧室应注意通风。

3、保护易感者 对于体质较差的宝宝,可以考虑采取药物预防。例如使用苄星青霉素,可以保护他们30天。

4、保障宝宝的睡眠 宝宝们的体质差、休息不好,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差。让宝宝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预防疾病最好的方法。

总结: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传播。宝宝们一旦感染,会出现高热、头痛、咽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预防猩红热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体质差的宝宝采取药物预防,以及保障他们的睡眠。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宝宝们患上猩红热的可能性,保护他们的健康。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