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北京协和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在关于婴幼儿食物过敏预防的主题报告中,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王良录教授指出,婴儿的过敏性疾病与其母亲的饮食、出生后的饮食习惯以及早期生活因素和免疫刺激密切相关。因此,预防食物过敏应从母乳期开始。
王良录教授详细介绍了从母乳喂养、妊娠期饮食控制、添加辅食的时间、抗氧化剂、维生素D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地中海饮食、叶酸摄入等方面,对食物过敏的初级预防措施。他指出,母乳喂养对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母乳中含有各种免疫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寡糖、长链脂肪酸、细胞因子核苷酸、激素、抗氧化剂、激素、母体免疫细胞等,这些物质可以预防或降低婴儿发生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概率。
此外,王良录教授强调,出生后第一个月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哮喘发生率。此外,王良录教授还强调了预防食物过敏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时,继续母乳喂养对于诱导婴儿产生“对抗过敏”的耐受力至关重要。对于父母一方或双方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高危婴儿,最好能坚持至少4个月的母乳喂养,这样可以比配方奶更容易降低出生后前两岁的特应性皮炎及牛奶过敏的发生率。
在谈到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时,王良录教授指出,应在4至6个月。如果添加过早,会增加其特异性皮炎的概率。此外,妊娠期间母亲摄入维生素E的量高可对儿童喘鸣、哮喘、湿疹有保护作用。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对儿童早期免疫功能及特应性疾病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尹佳教授介绍,食物过敏问题近年来已成为过敏科医生高度关注的焦点。食物过敏患者的明显增多,与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和西方接近有关。因此,她提醒广大患有过敏性疾病的青年夫妇,重视婴幼儿食物过敏的相关研究结果,保护婴幼儿健康。
生育帮版权文章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