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药方中,所包含的药材都各具特色,它们都含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属性,同时也有“寒、热、温、凉”的不同药性。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和疗效,如糖能润肺和中、补脾缓肝,可以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焦虚、胃痛的病症,因此,中医也将糖类视为一种中药。然而,在临床应用中,糖类也有一些使用禁忌。
首先,糖类过多食用容易助热,如果病人本身存在腹胀中满、湿热停滞、痰积聚体内、舌苔厚腻等状况,通常情况下是严禁使用糖的,以防止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于有痰的病人来说,也不适宜服用糖。
其次,白糖的性凉,红糖的性温,如果在温热药方中加入白糖,或在寒凉药方中加入红糖,都会导致药性的减弱,阻碍药效的充分吸收,影响药效。
生育帮版权文章再者,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糖类,尤其是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可能会与糖类中的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凝固变性,产生浑浊、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对健康有害。
最后,一些药物通过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分泌,以达到更好的发挥药效。例如,黄连就是通过味觉分析器的兴奋,进而提高食欲中枢的兴奋,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分泌增加,从而发挥健胃的作用。如果加入糖,就会失去这种作用,也就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