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体温降至37.3℃时,尽管看似轻微,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37.3℃属于低热范围,孩子可能会出现全身疲劳、消化不良等症状。为帮助孩子降温,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物理降温:使用冰冷敷或退烧贴纸,让孩子在温度适中、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中休息。此外,经常换衣服、洗个热水澡或擦身体,适当补水,多喝温水以促进新陈代谢。
2. 调整环境:对于婴儿,应确保休息环境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如婴儿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或换干净的衣服,以免加重感冒。
3. 物理冷却:使用裹在冰袋里的毛巾敷在额头上,或用温水擦手掌、脚、胸部和背部。婴儿多喝水,哺乳期婴儿也可以多喂食,以促进排汗、排尿,加速新陈代谢,尽快降低体温。
如果孩子的体温仍然保持在37.3℃,或者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建议尽快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解热药物如布洛芬悬浮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悬浮液等进行治疗。
孩子体温恢复正常后,就不需要再使用解热药物。此外,避免滥用解热药,因为腋窝温度37.3℃属于低热的临界范围,盲目使用解热药可能导致体温进一步降低,甚至低于正常体温范围。
总之,孩子体温降至37.3℃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如体温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