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对于小儿来说,他们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所需热量多,但由于肾脏浓缩功能较差,因此所需水分相对较多。对于摄入蛋白质和无机盐多的小儿,他们所需的水分也会相应增加。以牛乳为例,其中蛋白质和盐类的含量较多,婴儿每日需水100~150ml/kg,3~7岁的小儿需水90~110ml/kg,10岁的小儿需水70~85ml/kg,14岁的小儿需水约40~60ml/kg。如果婴幼儿每日摄入量少于60ml/kg,就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蛋白质:由于小儿的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因此他们按体重计算的蛋白质需求量比成人高。在婴儿的饮食中,蛋白质含量约占总热量的15%,而母乳喂养每日需蛋白质2g/kg,牛乳喂养每日需3.5g/kg,混合喂养每日需3.0g/kg。
脂肪:脂肪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主要来源于乳类、肉类和植物油。在婴幼儿的饮食中,脂肪供给占总热量的35%,每日约需4~6g/kg,6岁以上的儿童每日约需2~3g/kg。
糖类:糖类是提供热量的主要来源,其供热量约占总热量的50%,婴儿每日约需10~12g/kg,儿童每日约需8~12g/kg。然而,如果食物中的糖类过多,或者发酵过盛,可能会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生长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与酶关系密切,是构成许多辅酶的成份。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水溶性包括维生素B1、B2、B6、C等,在烹饪过程中容易损失,体内不能贮存。脂溶性包括维生素A、D、E、K,吸收后可以在体内贮存,但是过量也容易蓄积中毒。造成维生素缺乏的原因除了膳食摄入不足外,还可能因为消化吸收障碍、分解破坏增强、生理需要量增加以及肠道细菌合成障碍等。其中,维生素A、B1、B2、C、D、B12、叶酸等容易在膳食中含量不足。
元素:离子化元素如钙、磷是正常凝血和神经肌肉功能所必需的。由于它们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也被称为大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营养作用和生理功能,例如铜、铁、锌、锰、硒、碘、铬等。一旦缺乏,就会产生特征性的生化紊乱、病理改变和疾病。儿童由于微量元素代谢不平衡,更容易引起疾病。例如,肠病性肢端皮炎是遗传性缺锌病,钢发综合征是遗传性缺铜症,缺碘引起克汀病,缺硒引起克山病,缺铁引起贫血。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