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家庭教育并不困难,就像驾驶一样,只需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就能避免堵车。家庭教育中的沟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问一句答一句,不谈也不答,有心思也不跟你说(男孩占多数)。孩子的心里话:“妈妈总问一些无趣的难题,例如,你一直在幼稚园吃的什么食物呀,李老师对你好不好呀,你有没有做错事呀。老一套。我怎么回答?’有’;’没有’;’还行啦’;吃什么饭?’不记得了。’”有时受了憋屈,回家对妈妈说,妈妈立刻立起眼眉对我说,这一点事就哭,你但是个男孩子呀。”
2. 孩子絮絮叨叨,翻来覆去广播反复信息内容。父母听厌了,不想理(女生占多数)。孩子的心里话:“我今天敢爬绳梯了,讲给妈妈听,她却厌烦,说,去去去,没看着我都忙着吗?”“一路走,一路说,快到大门口,妈妈忽然对于我吼了一声,‘你能不能要我幽静一会儿!’我怎么知道妈妈今日心情郁闷?”
3. 妈妈是个“喇叭”,把秘密全集传颂得到处都是。孩子的心里话:“我跟妈妈说,我很喜欢班级的尤丽娅,长大以后要找她做女友。我妈妈听了哈哈大笑。我求她别对他人讲,还拉了钩,结果如何?如今连长辈叔叔婶婶都知道。哼,我从此不和她讲秘密全集了。”
问题在于:
1. 传统对男孩的“人物角色规定”,并不鼓励他们向别人倾吐,只是规定他们自己解决。这对男孩来说非常不合理。
2. 父母可能觉得孩子的话过多,或者觉得孩子的叙述没有给出“合理信息”,从而感到烦躁。
3. 父母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提出新鲜、有趣的话题,引导孩子进行有条理、有重点、有趣的叙述。
4. 父母不应该在孩子同学或其他父母面前打击他们“张口”的主动性,而应该鼓励孩子勇于表达。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中的沟通问题需要父母理解和引导孩子的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从而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文章来源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