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儿童饮食指南:养阳、健脾、祛湿

2023-12-16 09:25:44 作者:sn_zp 149人浏览
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源生育帮

夏季气候炎热,腠理舒张,人体阳气虽旺盛但易外泄,尤其是儿童,他们处于稚阴稚阳之体,因此更应注意阳气的保养。从阴阳的角度来看,养护阳气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任务。

夏季人体阳气外泄,阴气内伏,胃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应避免食用过于滋腻厚味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在五脏中,健脾养肺是最主要的。夏令时节,心火旺盛,人体容易出现烦躁、易怒、口疮等心火过旺的症状。此时,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苦瓜、绿茶、苦丁茶等苦味食物来清心降火。

然而,相对于人体脏腑来说,夏季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天气转热后,人体出汗多,容易丢失津液。虽然汗为心之液,但天热出汗较多会消耗心阳,因此清心火不宜过强、过久。尤其是儿童,他们的阳气易于外泄,汗出量也较大。若汗出过多,应食用一些益气生津、敛阴止汗、酸甘化阴的食物,如五味子、醋等。

此外,茄、柠檬、草莓等酸性食物还有健胃消食的作用。长夏属土,主脾胃,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脾恶湿胃恶燥,湿有黏滞之性,因此长夏多患脾胃病。脾脏升清降浊功能减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等症状。此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扁豆、茯苓、鲫鱼、丝瓜、冬瓜等以健脾渗湿、升清降浊。

夏天心火过旺则伐克肺金。由于“辛入肺”,为了防止肺气受伤,应多食用对肺有益的辛味食品来补肺气。例如,古代名医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中论述:“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此时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如姜、葱等辛味食物来补肺。

从时令的角度来看,清暑化湿是夏季养生的常规方法。夏季酷热多雨,尤其是江南地区,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导致疰夏、中暑等,儿童较为多见。疰夏主要表现为胃纳呆滞、四肢无力、神气萎靡、汗多并日渐消瘦,此时应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藿香、薏苡仁等芳香化湿和炒、山楂等消食助运。若出现头昏、心悸、大量汗出、乏力、口渴、胸闷、恶心等中暑先兆时,可以多食用一些绿豆、酸梅汁、西洋参等清暑益气。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