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nsnb.com提供
许多宝宝不仅在家里尿床,有时在幼儿园也会尿床。有人认为,宝宝尿床是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那么,尿床到底是什么呢?医学上称之为遗尿症。据统计,四岁宝宝中约20%有遗尿症状,到十岁时为5%,甚至有些成年人仍有此病症。实际上,在宝宝三岁以前,尿床是正常现象,除病理性原因外,多数宝宝尿床是因为括约肌未发育成熟或对排尿器官控制力不足。宝宝括约肌成熟时间约为1岁半,因此在这个年龄段之前,宝宝无法自主控制排便,不能称之为遗尿症。家长可以给宝宝穿上舒适便捷的纸尿裤,无需担心其影响。
纸尿裤的使用有限制。国内外专家指出,过度依赖纸尿裤会推迟宝宝掌握自主排便能力的时间。有些孩子甚至到三岁还在穿纸尿裤,随时随地想尿就尿,括约肌无法得到锻炼,从而增加遗尿概率和时间。因此,建议家长从宝宝1岁半开始训练其如厕技能,以免将来养成尿床的坏习惯。
如何训练宝宝如厕呢?首先,可以给宝宝换上小内裤,告诉他不能弄脏,并准备一个专用坐便器,让宝宝到固定地点用固定方式排便。最开始可以在夜间给宝宝穿上纸尿裤,等他完全掌握如厕规律后,可以取消夜间的纸尿裤。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如何改正尿床呢?如果宝宝年龄较大且养成尿床习惯,家长不要心急或嘲笑他,这会增加他的心理压力。应先了解宝宝尿床的原因,如尿路感染、大脑皮层发育延迟等。如果不是病理性原因,可以在白天让宝宝进行憋尿、排尿练习,帮助他锻炼括约肌,但无论多麻烦,都要坚决戒掉纸尿裤,以免影响效果。
长期使用纸尿裤的危害在于,它虽然方便,但也有使用时间限制。有些家长过于懒惰,孩子三四岁了还天天穿纸尿裤。这对孩子身体有很多弊端,如影响膀胱功能、肛门括约肌功能,甚至可能导致“O”型腿。因此,戒掉纸尿裤的时间不宜太晚,以免影响发育。两岁前的宝宝表达能力有限,即使有排便意识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而两岁后,大部分宝宝都可以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要排便的想法。三岁是孩子成熟的标志,因此必须在三岁前给孩子戒掉纸尿裤,不能让孩子带着纸尿裤去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