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牙顺序如下:6-8个月时,下齿槽长出两颗中间的门牙,然后上齿槽又长出两颗门牙。8-12个月,上齿槽长出外面两颗门牙,下齿槽的两颗外侧门牙冒出牙龈。12-16个月,第一乳磨牙在上下齿槽先后出现。16-20个月,犬牙在上下齿槽先后长出。20-30个月,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和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长出,此时乳牙已全部长齐。在宝宝出牙期,要经常观察宝宝口腔,如发现异常,要及时看牙医。
奶瓶龋是因喂养食物中含糖过多或方法不当导致的小儿龋齿。新妈妈因母乳不足或缺乏,可能用奶瓶喂食宝宝牛奶或其他代乳品,若放糖过多或让宝宝躺着喝奶,使奶瓶嘴直接与宝宝上前牙接触,就容易发生奶瓶龋。奶瓶龋发病早,一般从上前牙开始,逐渐向两侧后牙发展。预防奶瓶龋需要讲究科学的喂养方法,如喂代乳品时不要放太多糖,喂食时应让宝宝坐立,而不要躺着喂,奶瓶嘴应放在宝宝上下牙之间,减少食物直接与牙齿接触的时间。喂食后应给宝宝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残渣和乳凝块,以防被细菌发酵破坏牙齿。
若宝宝7个月大,乳牙还没长出,一般是正常现象,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牙。若超过1周岁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需要找医生咨询。若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必须尽早查找原因,排除是否有无牙畸形。
“地包天”可能是由于婴儿哺乳期平卧抱奶瓶喂养,下颌需向前用力吸吮引起。另外,不良习惯如咬上唇等也可能导致前牙反颌及下颌前突。预防“地包天”需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不要让婴儿平卧自抱奶瓶吸奶,对有咬上颌或下颌前伸不良习惯的幼儿应及早干涉。
6个月大的宝宝最近不好好吃东西,睡不安稳,还爱咬人,可能是牙龈发炎,称为萌出性牙龈炎。给宝宝吃些磨牙饼干或烤馒头片,促进牙齿萌出。若萌出受阻,需要找医生帮忙,去除部分牙龈组织或在牙龈上切个小口,使牙齿容易长出。
乳牙缺失后,应及时到口腔医生那里,做个间隙保持器,这样牙齿才能排列整齐,各就各位。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发生碰伤、跌伤,乳前牙的牙根较短,受到外力撞击后容易造成移位或脱出。
文章来源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