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靶向用药,靶向药是什么意思

2023-12-21 08:10:17 作者:雨林 132人浏览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源生育帮

靶向药物是什么?

癌症治疗是一个世界难题:首先,癌症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很低,几乎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其次,传统的放、化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取得疗效的同时,往往存在较大的毒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谈癌色变,癌症的不期而至,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不亚于是一场灾难。时至今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防治方法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医学家们已能很有把握地说: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许多癌症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分子靶向治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肿瘤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应用针对该靶点的药物进行治疗,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又避免对正常组织的伤害,让病人远离“格杀勿论”的恐惧,这种高效、低不良反应的治疗模式,越来越被肿瘤医生和广大患者所认同。正如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主席Eschenbach在2002年ASCO会议上提出:癌症治疗手段在20世纪是“寻找和破坏”,而21世纪将是“靶向和控制”。分子靶向治疗手段已成为21世纪癌症治疗的重大方向。近年来,针对某些受体、基因或关键物质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或相关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来控制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临床应用中,肿瘤靶向药物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手术、化疗、放疗联合应用,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已经有单克隆抗体治疗、基因与病毒治疗、细胞载体的靶向治疗和新生血管抑制等多个靶向治疗方法问世。单克隆抗体是针对特异抗原产生的特异纯化抗体,它具体有高度专一性,能够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治疗,从分子水平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因而有“生物导弹”之称。该类药物具有靶向性强、特异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并能增强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代表着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百泰生物药业有开发的国家Ⅰ类生物新药泰欣生,是综合利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的高科技生物药品,是针对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而制备的特异性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作为靶向药物,泰欣生能够如导弹般“追踪”并杀伤肿瘤细胞,具有治疗特异性强、生物利用度高和副反应小等特点,可显著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EGFR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上皮细胞、角质细胞等细胞表面,EGFR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EGFR等蛋白酪氨酸激酶功能缺失或其相关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活性或细胞定位异常,均会引起肿瘤、糖尿病、免疫缺陷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EGFR在多种实体瘤中过度表达,如头颈癌、肺癌、结直肠癌中,都存在EGFR过度表达现象。EGF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高侵袭力、高转移性及不良预后高度相关。EGFR的过度表达,往往导致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去分化、抗凋亡、持续生成新生血管、侵袭组织并远处转移,从而促进肿瘤的不断形成和恶化。泰欣生能够竞争性结合EGFR,阻断由EGFR与其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分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增强放化疗疗效。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有哪些

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约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肺腺癌、肺鳞癌、大细胞肺癌。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1、肺腺癌肺腺癌较为常见的突变基因是EGFR、ALK、cMET、ROS1、HER2、KRAS等,也是目前靶向药物最多的癌种。亚裔非吸烟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概率高达50%,可选用的药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ALK突变可以选用的靶向药物有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等。2、肺鳞癌常见的基因突变有FGFR1、STK11、SOX、PIK3CA、DDR2、PDGFRA、MDM2等,鳞状细胞癌的靶向药物都处在临床阶段,最近获准的是PD-1免疫点抑制剂,纳武单抗和派姆单抗,但是价格昂贵。3、大细胞肺癌大细胞肺癌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靶向药物。二、小细胞肺癌(SCLC)小细胞肺癌的特点: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15%,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措施有限,目前没有获准的靶向药物,最开始对化疗和放疗有较好的应答。

靶向药物适合什么病人

肺癌靶向治疗的优势:1。针对晚期手术、放疗和化疗失败的患者。据专家介绍,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肺癌患者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等。这些患者中约85%确诊时处于中晚期,约75%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常规放化疗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二是安全,耐受性好,副作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由于其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杀伤而不杀伤或很少损伤正常细胞,因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许多病人认为这是治疗肺癌的机会。肺癌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多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对这类患者有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通过阻断致癌信号的传递来控制癌症。因此,k-ras基因和egfr基因的突变是影响疗效的最重要因素。吸烟导致的肺癌靶向治疗效果不佳: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适合靶向药物治疗,只有那些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检测进行治疗的患者才适合。对于那些盲目跟风找纸蛋、诋毁喜鹊的患者来说,正确选择肺癌治疗方法是关键。

靶向治疗的药贵吗?

很贵但是为什么靶向药要标价这么高呢?真的是药厂太黑了么?这些药物的成分不是很简单,原料也都很便宜么,为什么放个包装就要几千块钱一瓶了呢?在这里我并不替药厂说话,但是我要把里面的故事讲一讲。一个药物被研发的前生和今日在药厂最常常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发现了10000种化合物都能够杀死癌细胞,然后想把他们做成药片。然后发现这10000个药物只有500个做成药片之后,给老鼠吃掉可以抑制老鼠体内的癌细胞,并且还不会让老鼠死掉。之后给人吃之后,发现只有200个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然后开始进行几轮的临床试验,每轮临床试验都要启动大量的科研人员,医务人员配合,并且进行文章的发表,最终可能只有10个药物被证实能够确实起效,这个过程往往就要花费5-10年的时间,最后真正10个药物可能只有2-3个药物会上市。但是在上市之后,可能会有1-2个药物会因为严重不良反应撤市,因此这10000种化合物,最终可能要花10-1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最终成为我们能够使用的药物。而其他的全都是白白浪费时间,至少把钱和时间花在了试验什么是错误的上面。只有一小部分人买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研发甚至连美国的医疗经济都有要被拖垮的趋势,就是因为它的研发成本和周期太高,几个亿研发出来的药物,未必能挺到上市就会夭折,大大增加了药物的成本和售价。而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变的几率只有0.01%的药物,可能最终全世界只有几百个人能够购买,但是这几亿的研发成本并不可能省下来,于是最终就只能增加这一小部分患者的负担。但是民间偏方是完全不用的,我国很多药物,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方,就是能够直接产出药物销售的,这些药物我是不建议朋友们去尝试的。因为很多时候这些药物都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的配方好,效果强,而是因为它们就没有太多的作用,就是一瓶糖水罢了。有很多人说,里面可是加入了上百种中草药的呀,其实你可以这样理解,经常这些药物检测的结果就是,里面可能所有的药物加起来,都还闭不上一碗正常的中药所含的剂量,就好比你往长江上游打了一个鸡蛋,就说长江下游的人全都喝到了蛋花汤一样。

生育帮版权文章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