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幼儿园老师提到,她负责的小托班有25个孩子,其中9个孩子是通过剖腹产出生的。一旦有孩子感冒发烧,这9个孩子就很容易受到影响,一个接一个地生病。因此,每次孩子入园时,她都会先询问孩子的出生方式,这样就能针对性地照顾他们。除了小托班有这样的情况外,大班的孩子中也有不少是剖腹产的,他们存在注意力缺陷的问题,让老师感到很烦恼。这些孩子通常表现出多动、自控能力差、易紧张、胆小、内向、爱哭、不合群、脾气暴躁、挑食等现象。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剖腹产的新生儿免疫力及抗感染能力相对较差。研究发现,剖腹产新生儿的脐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要低,能抗病的抗体含量更低。因此,剖腹产的新生儿更容易感染疾病。他们比顺产的孩子更容易患上湿肺,由于未经产道挤压,有三分之一的胎肺液不能排出,出生后有的不能自主呼吸,即患上所谓的“湿肺”。而顺产分娩方式可以让母体子宫收缩,经阴道出生可助婴儿把肺部积水挤压出肺外。因此,相对来说,顺产分娩的孩子肺部的发育较好。剖腹产的孩子还容易患上哮喘,有调查显示,剖腹产孩子患哮喘的几率比正常顺产的孩子高80%。
剖腹产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儿童感觉统和失调”,这是因为产道的改变,使孩子降临人世时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正常产道生产过程带来的神经接触等感觉缺失,从而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易患多动等神经精神疾病,在日后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感统失调是指儿童大脑对人体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皮肤等传来的感觉信息不能很好地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造成整个身体不能和谐有效地运作,表现为好动、丢三落四、读书常漏字串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与人交往能力差等。现在很多父母感觉自己的孩子特别好动,精神难以集中,实际上就是感觉统合失调的一种症状。虽然目前业界并没有研究出儿童感统失调的明确原因,但发病儿童的逐渐增多和现在越来越高的剖腹产率不无关系。因为从临床经验看,在多动症儿童中,剖腹产的孩子占到了七八成。
剖腹产的孩子出生后免疫力较差,情绪敏感,胆小退缩,哪怕很小的声响也能产生过强反应,以致经常惊醒哭闹。这是因为快捷的剖宫产使胎儿失去了分娩过程中被挤压的经历,缺乏了早期大脑和皮肤的压力触觉感受,从而产生以触觉防御性反应过度为主的诸多的行为问题。
婴儿一出生即有吸吮、抓握和防御等触觉反射,此时开始给予宝宝皮肤感触觉信息刺激,例如多给孩子爱抚、搂抱、按摩、抓握不同质地的东西,天气好的时候,把孩子抱出去,让孩子接触风等刺激,或让孩子通过冷热水的刺激。大一点的孩子可领他出去活动,玩沙、玩水、游泳、赤脚走路,洗澡后用粗糙的毛巾擦身体,用电吹风微风吹身体,用毛刷子刷身体,用毛巾把孩子卷起来做卷蛋卷游戏,和小朋友一起玩需要身体接触的游戏等,都可使婴儿触觉方面得到训练。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按摩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把孩子包在浴巾里,轻轻的揉搓孩子,让他的全身都能得到按摩。
剖腹产的宝宝在学习能力上相对较差,据中国优生协会的调查表明,剖腹产出的小孩学习能力与自然产出的小孩相比要弱。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