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简称MCLS),也被称为川崎病(KD),是一种至今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尤其对幼儿有很高的发病率。该病最早于1961年在日本被发现,并在1967年首次被报道。然而,病因至今仍然没有明确。在我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川崎病已经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其中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最为严重,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和种族差异。因此,它可以被视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甚至超过了风湿性心脏病。
以下是关于预防接种的一些建议:
1. 丙种球蛋白阻滞活的病毒疫苗复制及后天获得性免疫建立; 2. 在川崎病恢复期,儿童在接种活的或其他疫苗后的安全性问题。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血管炎,在应用活的或死的疫苗后,病情可能会突然恶化。因此,川崎病后的全部预防接种应至少推迟3个月(一般建议在6月以后),而非肠道的活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应在丙种球蛋白后至少推迟5个月(一般建议在6月以后)。然而,在麻疹爆发期间,对于那些之前没有接受过被动免疫的儿童,应尽早谨慎地应用麻疹疫苗,并在之后进行复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