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新生儿护理需注意多方面,尤其是秋天这个干燥微凉的季节。在这个季节,新生儿护理有哪些要点呢?
1、室温控制:室温应保持在24℃左右,过高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出现发烧(脱水热)现象,应及时补充水分。若室温低于20℃,可能导致新生儿鼻子发堵,严重时出现“硬肿症”,即小脸红红但摸上去特别硬。室温过低对新生儿健康不利,应设法提高室内温度,将暖水袋放在宝宝棉被(或睡袋)外面,保持小环境温暖。
2、衣着被盖:应遵循“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的原则,从秋天开始养成“薄衣”习惯,以不出汗为宜。婴儿应比成人多穿1-2件衣服。被子(或包裹着)不要过紧过严,要宽松、适当。
3、肚暖:肚子是脾胃所在,保持肚暖即保护脾胃。孩子脾胃不足时,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可能导致肚子痛,损伤脾胃功能,影响母乳消化吸收,且不能有效将营养物质送至全身各器官。因此,“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睡觉时围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4、清洁:新生儿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擦洗干净,及时更换尿布。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肌肤清洁:水是最好的天然清洁剂。秋冬季宝宝活动少,出汗和皮脂分泌少,清洁工作无需频繁。每天洗1-2次脸,水温接近体温即可。
6、洗澡:天气变冷时,可适当升高室内温度,动作快,时间短,水温在40℃上下(37—43℃),10分钟以内洗完,迅速擦干、穿衣,一般不会出问题。新生儿皮肤娇嫩,皱褶部位易出现糜烂、炎症,应避免过度清洁。
7、母乳喂养: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多发期,母乳中含有的抗体能帮助婴儿减少生病的可能。有条件的妈妈应坚持给宝宝哺喂母乳。
8、补充维生素:秋季出生的新生儿应补充维生素D,出生后半个月开始补充。秋天适宜的气候会使宝宝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正常水平。
9、驱虫工作:寄生虫对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影响较大,可诱发贫血,造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疾病。一旦将寄生虫清除,症状会消失,儿童智力可在9周内恢复。
总之,秋冬季新生儿护理要关注室温、衣着被盖、肚暖、清洁、洗澡、母乳喂养、补充维生素和驱虫等多方面,让宝宝度过一个舒适、健康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