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在冬春季节是高发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倦怠和食欲不振,家长需要进行鉴别。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疱疹的浆液和口腔分泌物中。近年来,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水痘的发病都有所上升,但大多数病例是2-10岁的儿童,发病率在90%-95%之间。
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天,大多数为14-15天。水痘起病急,通常先出现皮疹,同时伴有发热、倦怠和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1-2天后才会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头皮或躯干受压部位,呈向心性分布,头面、躯干皮疹密集,而四肢皮疹稀疏。起初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初呈水珠状,壁薄易破,伴有瘙痒。经过2-3天干燥结痂,然后痂脱愈,不留瘢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会分批发生,因此同时可见丘疹、水疱和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病程约为2-3周。口腔、眼结膜、咽部和外阴等黏膜部位也可能出现小红色斑疹、淡黄色疱疹和溃疡。
水痘的传染源是唯一的,与患者接触的儿童约90%会发病。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间接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被褥、玩具等可能被传染。因此,健康的儿童与患水痘的儿童经常一起玩耍、说话、密切接触都可能感染并发病。一旦患了水痘,应注意隔离,在完全治好之前不应去幼儿园或上学。即使是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小孩,也应隔离观察2-3周。
目前,对于水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治疗主要是进行抗病毒和退烧,防止继发性感染。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首选的抗病毒药物是阿昔洛韦,它可以防止水痘播散,每次5-10mg/kg静脉滴注,每8小时用1次,用7-10天。若皮疹发生后24小时内进行治疗,能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宝宝的体温超过38℃时,可以给他使用退热剂。防止继发性感染,疱疹破裂后可以涂抹3%阿昔洛韦眼膏或5%阿昔洛韦霜膏剂,也可以涂抹1%-2%的龙胆紫。如疱疹破后已有继发性感染,局部也可以涂抹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严重时,特别是有全身症状时可以应用抗生素。
家庭护理需要隔离。对于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应进行隔离。上学或入托的小儿,一般可以在家中隔离,家中如有其他未患过的水痘的小孩,应另择居住处或不与患者同住一房间。隔离应持续到全部疱疹干燥结痂时为止。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儿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玻璃可以阻挡杀灭病毒的紫外线)。
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宝宝用手抓破痘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双手的清洁。可以缝制一副毛边向外的手套,或者用纱布包裹他的手部。如果疱疹破了,可以涂抹1%的紫药水,如有化脓可以涂抹抗生素软膏。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感染的有效方法。现在认为,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包括成人和1岁以上的小朋友,都可以接种水痘疫苗。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水痘疫苗只要接种一次就可以产生免疫力,达到预防水痘的预期效果;12岁以上的人则需要接种两次,两次间隔约为2个月。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