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注意卫生。应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避免让孩子进入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使用滴露频繁洗手,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被子等经常清洗消毒。婴幼儿应定期衣物玩具消毒。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孩子患上手足口病:1.由于1-7岁的儿童易感人群较多,他们需要在幼儿园进行锻炼,同时,在家庭中进行一些游戏和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2.除了提高身体素质,儿童的饮食也需要均衡,避免挑食,保证每日所需的营养,促进身体和各个器官的健康发育。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玩完玩具后、回家后、手上有污垢后、摔跤后都需要清洗。4.家里环境的消毒工作要做好。孩子的玩具、卧室、被褥、枕头、餐具、衣服、袜子都需要清洗消毒。5.如果家里有宠物,一定要做好宠物的卫生工作,特别是宠物身上的虱子,容易传播疾病。并且需要注意家居的空气流通。6.家长可以在教育机构,卫生服务站学习到一些相关的预防知识,预防工作要走在第一位。7.注重食疗,如红萝卜、白茅根、竹蔗、生薏仁等,每日1剂,煎水代茶。以上均为3至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用量。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食疗方法,如灯芯草、蝉蜕、木棉花、鸡骨草煲汤饮用,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毒的功效。荷叶粥,鲜荷叶、白米,具有理脾活血,祛暑解热的作用。生米仁、扁豆、绿豆等煮粥食用,具有健脾、祛湿、清热的功效。紫草二豆粥,紫草根、绿豆、赤小豆、粳米、甘草,既香甜可口,又可治疗疾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1.注意宝宝的营养健康: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2.注意宝宝的环境等卫生:注意宝宝以及全家人的个人卫生,要清洗手等。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衣物和用具。经常擦洗宝宝接触的家具、地板等物品。要注意宝宝常逗留的居室、家中、幼儿园、游乐园等地方空气流通、温度适宜。3.注意减少被感染机会: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一旦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患有手足口病,要及时将患病宝宝隔离,或者留在家中;如果幼儿园有患病的宝宝没有被隔离,不要让没有患病的宝宝去幼儿园。患病的宝宝应该等到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