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豆豆,一岁半大,最近让妈妈感到困扰的行为,就是她入睡时,总喜欢紧紧抓住自己的小毯子角,有时甚至用嘴巴“嘬嘬”。即使更换睡眠环境,她也一定要带着那张小毯子。这让妈妈摸不着头脑,担心豆豆长大后会难以改正这个习惯。
案例二:丁丁,两岁大,非常可爱,但她有一个特殊的行为,那就是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抱着她最爱的泰迪熊。当妈妈看到她的小熊被弄脏了,想要清洗时,丁丁却坚决反对。无奈之下,妈妈只能再买一只一模一样的泰迪熊,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案例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宝宝会有这种“恋物情结”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朱冬生主任医师解释,恋物在年幼的宝宝中非常常见,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感。当宝宝与依恋的亲密对象分开时,这种关系就会破裂,宝宝会开始寻找替代品来寻求安全感。
然而,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必过于紧张,也不要强行剥夺宝宝的依恋物。家长需要保证依恋物的清洁卫生,并在宝宝入睡时进行清洗或更换。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多陪伴宝宝玩耍,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帮助宝宝脱离依恋物的关键,不是强行剥夺,而是循序渐进地转移注意力。例如,家长可以与宝宝商量,先完成其他任务,然后逐步减少依恋物的使用。如果宝宝不小心想起了依恋物,也不要强行阻止,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继续使用。
朱冬生主任还特别提醒,如果宝宝平时不怎么愿意与人交流,只是喜欢独处,对某件小物品产生强烈的依恋,当拿走这个物品时,他们会大哭大闹,坚决不让他继续使用。这时,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的儿童心理专科进行咨询,看是否是患有“孤独症”等儿童心理疾病,以便尽早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