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需要找到引起宝宝鼻涕的"黑手",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本的效果。例如,积极防治感冒、鼻炎和鼻窦炎,远离过敏原,防止冷空气刺激,清除鼻腔内的异物,以及手术摘除鼻息肉和腺样体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合理安排宝宝的一日三餐,确保营养均衡和合理。鼓励宝宝多到户外活动,加强耐寒锻炼。当宝宝爱流鼻涕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在治本的基础上,辅以以下治标方法,实现标本兼治,宝宝就能摆脱"鼻涕虫"的困扰。
首先,家长可以用柔软的手绢或卫生纸擦拭宝宝流出的鼻涕,然后用温湿的毛巾捂一捂,并轻轻地涂上一点润肤霜,防止皮肤裂开疼痛。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宝宝,尤其是因冷空气刺激引起的鼻涕增多者。
其次,父母可以用手指的指肚缓慢而轻柔地按摩宝宝的鼻子或鼻翼两边,这种方法适用于伴有鼻塞的宝宝。
再者,可以在宝宝头部的床垫下方铺上几个小枕头,让头部抬高30度左右,这样可以使宝宝的症状暂时缓解,帮助宝宝更好地入睡。
此外,还可以用湿热毛巾敷在宝宝的鼻子上,鼻黏膜遇热收缩,鼻腔变得通畅,黏稠的鼻涕容易水化而流出。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要轻柔,毛巾不可过热,以防止烫伤。
此外,还可以取1滴稀释后的精油滴在热毛巾或小手帕上,敷在宝宝的鼻子上;或者用稀释后的精油喷雾,喷在空气中。前者可以改善鼻黏膜的肿胀,后者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都有助于减轻宝宝鼻塞,恢复呼吸通畅。
最后,还可以借助蒸脸器,将热气输入宝宝鼻腔,湿润黏膜,进而将鼻涕快速、自然地排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蒸脸器与宝宝面部的距离要适当,以防止烫伤皮肤;一次蒸脸时间不可太长,3分钟即可。
当宝宝鼻涕太多,说话鼻音重时,可以尝试使用吸鼻器。吸鼻器有电动式和人工式两种,但在妈妈感冒或传染病时不宜使用人工式吸鼻器,以避免交叉感染。使用电动式吸鼻器时,吸一侧鼻孔要同时按压住另一个鼻孔,否则效果会打折。使用吸鼻器前,需要先检查宝宝鼻腔内是否有鼻屎,如有可以用湿热的棉花签予以软化,再使用吸鼻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吸鼻器不要过分深入宝宝鼻腔,以免疼痛或受伤。
此外,对于周岁内的婴儿,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环境来减少"鼻涕虫"的现象。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免疫系统与鼻窦尚未发育完成,过敏和鼻窦炎的发生率较低。而环境,尤其是空气的不良刺激,才是造成"鼻涕虫"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将室温维持在25-27℃,相对湿度调整在60-80%左右,可以明显减少"鼻涕虫"的现象。
在宝宝流脓鼻涕时,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宝宝流脓鼻涕时间较长,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是,使用哪种抗生素,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以及如何使用,都需要向专科医生咨询,不能擅自购服。
当宝宝感冒好了10多天,但仍然持续流鼻涕时,尤其是流出黄绿色脓涕,很可能并发了急性鼻窦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足量的抗生素来控制炎症,防止其转为慢性。此外,如果有较重的鼻塞,婴幼儿可以使用3%-3.5%的高渗盐水鼻腔喷雾;3岁以上可以使用0.5%的小儿麻黄素滴鼻液滴鼻。此外,鼻渊丸、鼻渊舒口服液、鼻炎合剂等中成药也可以酌情口服。
当宝宝擤鼻涕时发生出血时,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用拇指和食指将宝宝两侧鼻翼向鼻中隔捏紧,压迫止血,并在鼻根部实施冷敷。如果出血剧烈或者反复出血,一定要到医院看医生。平时,我们需要注意擤鼻涕时的动作要轻柔,不要挖宝宝的鼻孔,督促宝宝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并加强防寒锻炼等。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