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智力的五种习惯,快来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

2024-02-20 15:48:49 作者:sn_lsjx 130人浏览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有些孩子,原本聪明伶俐,却渐渐出现了丢三落四、反应迟钝的现象。家长们对此感到困惑,这孩子是怎么了,怎么变得如此笨拙?他们内心无比焦急,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变得笨拙。然而,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下面列举了一些可能导致孩子变笨的坏习惯:

1、不爱吃早餐:早餐的重要性已广为人知,但依然有不爱早起的家长不给孩子准备早餐,让孩子带点零钱,饿了自己买吃的。孩子的自制力还没有强大到按时做应做的事,忽略早餐的事经常发生。经过一夜睡眠的肠胃已经辘辘难耐,正等着营养充分的早餐来让元气满满。不吃早餐的孩子,这一上午的营养跟不上不说,饿肚子的时候,思维都集中到“我很饿”这一事实上来,注意力很难集中,更没有心思学习。血糖降低的后果,当然不利于“聪明力”的提升。

2、少言寡语: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区域,同时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经常说话,能起到锻炼大脑、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生活中最好养成爱说爱笑的好习惯,沉默寡言或刻意装“冷酷”,脑子可能也会变慢。

3、懒得动脑筋:大脑越用越灵活。如果哪个孩子不喜欢动脑筋,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对待学习,或者漫不经心地玩乐,怎么简单怎么来,家长们要注意了,这是孩子会慢慢变笨的一个信号。必须引导孩子勤于思考,让他养成动脑的习惯,孩子的脑细胞才会活跃起来。

4、常处躁音中:有些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到热闹的场所。那里躁音非常大,大人听久了都会心烦。若孩子经常受到躁音侵袭,肯定会使脑细胞受到损伤。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家长一定不要总把孩子带过去。

那么,如何让孩子更聪明呢?

1、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关键。研究发现,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被动灌输不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培养其探索精神。专家建议,多鼓励孩子提问,多教给孩子新技能,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探索,与孩子一起做实验等,都有助于激发孩子好奇心。

2、吃得好:多项研究表明,与不吃母乳的孩子相比,吃母乳的孩子智商高5%,学习成绩也更好。研究也发现,儿童吃好早餐可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和学习成绩。另外,孩子学习的时候适当吃点含咖啡因和糖的零食,注意力更集中。当然,儿童饮食应尽量避免高糖、反式脂肪及垃圾食品。这些食品吃多了会影响儿童(尤其是2岁前小儿)智力和身体发育。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