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贫血是一种在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症状,长时间的贫血可能会对心脏功能和智力发育产生影响。大多数婴幼儿贫血都是由营养不良引发的。贫血的患儿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对于营养性贫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改善:(1)尽量让婴儿进行母乳喂养,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对于婴儿的健康发育是非常重要的。(2)对于足月产儿,在4个月后,或低体重儿在2个月后,应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这样可以增加他们对于含铁质多的绿色蔬菜汤、果汁的摄入。(3)在4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过早引入半固体或固体食物,以免增加婴儿的消化负担。(4)对于出生5个月的婴儿,可以在粥内加入蛋黄、鱼泥、肝泥、肉末,每天喂哺2次,在2次喂奶之间进行补充。(5)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使食物多样化,这样可以保证婴儿从食物中摄取到足够的营养成分。
贫血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原料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蛋白质等,这些物质会在骨髓中结合制造红细胞。如果原料不足,红细胞的生成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贫血。在婴幼儿贫血中,主要由缺铁引起。由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迅速,但体内的铁储存较少,如果仅以含铁较少的母乳、牛奶喂养,出牙后又不及时补充蛋白质、青菜、肉、肝等含铁多的辅食,就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二是婴儿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三是红细胞寿命短。正常红细胞寿命为120天,如果大量过早破坏也会导致贫血。这与误服磺胺药,穿用樟脑防虫的衣服,有的婴儿还可能与吃蚕豆有关。
近来的研究发现,婴幼儿牛奶贫血症可能是因为婴儿喝了未经煮沸的鲜牛奶,导致肠道出血。为引起重视,专家们建议出生2至12月的小婴儿,每日鲜牛奶总量不宜超过750毫升(约等于3瓶奶)。
总的来说,婴儿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此外,婴儿的饮食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保证他们从食物中摄取到足够的营养成分,避免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如果医生开具了含铁的药物,应在两餐之间服用,避免与牛奶同时服用,同时避免饮用茶等含有鞣酸的食物。如果婴儿不能以母乳喂养,而以牛奶喂养,又不注意科学添加辅食,就容易导致牛奶贫血症。牛奶的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丰富的钙和磷,维生素A也较多,但含造血原料铁较少。因此,婴儿在出生前3个月体内就开始储存一些铁,但出生后,由于造血活跃,生长快,铁在小儿出生后4个月就全部消耗完了,如果未及时补充,就容易导致牛奶贫血症。
生育帮版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