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它主要针对5岁以下的儿童。这种病毒可以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大多数患儿会突然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烧,体温通常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如果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能会在口腔粘膜、唇内发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患儿通常会感到疼痛,表现出烦躁、哭闹、流口水,不吃东西等不适。
在口腔疱疹后1-2天,我们可以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有红晕。
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那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首先,我们要注意日常用品的消毒。宝宝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等要清洗干净,煮沸消毒。对于宝宝经常玩的玩具,我们也可以使用0.3%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浸泡。
其次,我们要避免宝宝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因为引发手足口病的EV71病毒对酸性物质有高强度的“免疫力”,不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经过胃时,会被胃酸杀死。一旦水源被EV71病毒污染,很容易出现手足口病流行。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中药方进行预防。比如,白菊花6克、生甘草3克、生山楂10克,以沸水200毫升浸泡后加冰糖适量频饮,适用于素有内热的小儿。生薏米10克、扁豆10克,加冰糖适量,煮粥调服,适用于素有脾胃虚弱的小儿。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最基本的日常卫生要求。外出后也要进行洗手,并且不能只用清水冲洗,要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这样才能达到去菌的效果。
最后,我们要避免让宝宝接触患病儿童,防止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