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因及中医疗法探讨

2024-02-25 11:15:51 作者:sn_lsjx 130人浏览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由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和B组链球菌,也可能为霉菌、病毒或原虫等其他病原体。

在我国,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重要疾病,发病率占活产儿的1‰-10‰,特别是在出生体重较轻的情况下,发病率更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164‰。该病的病死率在13‰-50‰之间。

新生儿败血症的罪魁祸首主要有三个原因:

1、病原菌: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所致。事实上,病原菌因不同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多年来一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多见。而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和李斯特菌为发达国家新生儿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但国内极少见。随着呼吸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提高等原因,使得机会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沙雷菌、微球菌等),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耐药菌株所致的感染有增加趋势。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已成为新的致病菌。

2、免疫功能:细菌入侵后是否发展成为败血症,由细菌的毒力、数量、入侵方式、入侵时间、新生儿当时的免疫状态等因素的所决定。

3、感染途径: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宫内感染时,妈妈在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产时感染时,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而发展成为败血症。产后感染时,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对于新生儿败血症,中医推荐的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治疗和专方验方。辨证治疗包括正盛邪实治法和正不胜邪治法,分别对应清热解毒凉血和益气温阳祛邪。专方验方则包括清宫粉、火府丹、银翘生脉散和茵陈茅根汤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患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患儿应在确诊后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药物。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