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护理指南

2024-02-25 11:20:19 作者:sn_lsjx 149人浏览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由产妇与新生儿血型不符引发的新生儿血液病患,虽然其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出现,治疗必须及时,否则可能会导致黄疸。对于已经接受过治疗的新生儿患儿,家庭护理尤为重要,父母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来照顾患儿。

新生儿溶血症的诊断分为产前诊断和生后诊断。产前诊断包括对有不明原因死胎、流产、新生儿中毒黄疸史等病史的孕妇及其丈夫进行ABO、Rh血型检查,不合者进行孕妇血清华中抗体检测。如果孕妇血清中IgG抗A或抗B的浓度达到1:64,则可能发生ABO溶血病。而Rh阴性孕妇在妊娠16周时应检测血中Rh血型抗体作为基础值,之后每2-4周检测一次,当抗体效价升高时,可能发生Rh溶血病。

生后诊断则主要通过观察新生儿娩出后黄疸的出现和进展,以及母子血型不合的情况,进行改良Coombs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如果其中一项结果为阳性,即可确诊。

新生儿溶血症的类型由于母亲的血型与胎儿(或婴儿)的血型不合,可能引发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其中Rh血型不合和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在我国,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率较低,而ABO血型不合则最为常见,其中以母亲为O型,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的情况最为多见。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生育帮版权文章

在护理方面,父母应当为患儿创造舒适、清洁的生活环境,室温应保持在22℃左右,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在为宝宝洗澡、换衣物时,应尽量轻柔,避免宝宝受到惊吓。室内应避免吸烟,不要让宠物进入,同时宝宝衣物要彻底清洗并消毒。在护理期间,父母要时刻关注宝宝皮肤黏膜、巩膜的色泽,注意宝宝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是否有厌食、嗜睡等状况出现,并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次数及数量,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治疗。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