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疾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个月到两岁。患儿常常在脸、额头、眉间或躯干四肢出现小片状红斑、丘疹、小水疱等症状。湿疹的发生与食物、药物、寄生虫、细菌、花粉等有关,同时遗传素质和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湿疹的发生。此外,婴儿消化道摄入的食物过敏源,如鱼、虾、鸡蛋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湿疹。
一项调查显示,母亲孕哺期饮食结构也是婴儿湿疹发生的诱因之一。在怀孕期、哺乳期这两个阶段,大部分母亲大量食用鱼、虾、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物,这些食物中的过敏物质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导致婴儿患湿疹。
预防婴儿湿疹的方法包括:添加辅食不宜过早过多,如蛋、牛奶、鱼、虾、大豆、坚果等过敏的高风险食物。婴儿消化道黏膜屏障发育尚不完全时,如果大量摄入蛋白抗原刺激胃肠道,可能会造成胃肠道功能障碍,导致消化不良而引起湿疹。
此外,研究还表明,补钙的婴儿出现湿疹的几率明显比不补钙者低。因为钙剂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具有消炎、消肿及抗过敏作用。
医生提醒:婴儿患湿疹切勿乱用药物。专家提醒,治疗湿疹可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含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剂型的选择依据湿疹表现而定,不能自行滥用药物,以免产生色素沉着或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尤其是婴儿,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