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孩子是每个家庭当中最重要的成员,而且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个大高个,我们要注意影响孩子长个的因素,而且在生活当中也要避免一些错误的方法。
宝宝长个子的规律
1、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2、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约20—25厘米;
3、1—3岁:平均每年增长约8—10厘米,至一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4、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5、进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长15—25厘米;
6、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影响宝宝增高的因素
1、先天遗传基因:在身高这一点上,遗传有着“绝对的权利”。孩子的家族遗传史对他成年身高的影响,是排第一位的。观察父母的身高、体型,评估一下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大概就能够知道他成年后的身高。
2、核心营养缺乏:决定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基因只占三分之一,后天的环境条件占三分之二。而在后天的条件中,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又是最关键的。而在后天的条件中,赖氨酸、锌、钙等核心营养又是最关键的。赖氨酸是生长介素分泌很有效的促进剂;锌直接参与DNA复制;钙不但是骨骼牙齿的主要功能成分,也是人体内钙的储藏库。可以想象,缺钙的骨骼变软变形,孩子生长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均衡而全面的影响对宝宝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核心营养的摄取。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为孩子提供的食物上,至少应该是健康的。而婴儿不管多胖,都不应该采用限制级食谱。
3、睡觉晚或睡眠不好: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证实:个子矮的少儿所分泌的生长素量远较正常儿少,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由于夜间睡眠不足所致。生长素在睡眠时分泌旺盛,晚上9时至次日上午9时所分泌的生长素数量是白天12个小时的3倍,特别是在晚上9时入睡后的70分钟,可出现一个分泌高峰。因此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4、疾病与药物副作用:有些孩子出生时即伴有某种严重的生理疾病,假如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阻碍生长发育。最常见的有:肠胃系统失调,如腹腔疾病、食物过敏、甲状腺问题、激素分泌缺乏、心脏、肾或肝脏疾病,或者某种染色体异常等。另外,还要警惕的一点是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副作用,也会阻碍发育,如利他林和其他刺激性药物。所以,如果需要服用某种特殊药物,一定要谨慎选择药方和药量。
5、宝宝缺乏母爱:一些专家研究发现,情绪障碍同样也能影响身高。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生长在缺乏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得不到充分的母爱,那么他的身高常比同年龄儿童矮小,国外称这类矮小者为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也有的资料称之为“爱情遮断综合症”。
影响孩子升高的错误
1、早早叫醒宝宝:许多爸爸妈妈都是上班一族,而看到近期各大校车事故之后,父母更加是不放心让宝宝自个出门了。为了让学龄前的宝宝能准时安全地上学,父母也要自己亲自带他们入校门,而父母自己这边还得准时上班不迟到,就要委屈宝宝早早起床了。但是,你是否知道。事情往往是不可能两全其美的,孩子要长高个子,特别在春天这个宝宝成长的季节,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睡眠,每天至少确保8小时以上。因为生长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后45-90分钟内明显升高,且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超过全天量的一半以上。
2、发育前忽视宝宝身高:许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宝宝身高平常都只是比别人矮那么一点,直到别家的宝宝都已经发育了,自己的宝宝还是没有长高,以为只是宝宝发育比较晚。拖了几年,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宝宝的骨龄只差一点就全部闭合了,已经没有办法再纠正身高问题了。现在有许多只有1.4米左右的孩子大概都是因为父母对他们身高的忽视。关注孩子的身高越早越好,特别是对遗传背景不佳(即父母身高都不很理想),或者有身高特殊意愿的宝宝而言,在他们出生时就应该开始特别关注,因为宝宝在母亲子宫内的营养及发育状况,会直接影响其出生后的生长发育。
3、强迫宝宝运动:想让宝宝长得高,运动是必须的,父母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去培养宝宝的运动兴趣,这样宝宝才会多运动多锻炼,自然也就能长得更高。但是帮助宝宝长高也要注意适当和适量,更要确保宝宝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千万不要盲目地运动,不科学的运动方式只会对宝宝的成长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运动要适度。适当的运动可以使宝宝不断地生长,而过度的运动则会受到反效果。宝宝的肌肉会因为过度伸展而失去弹性,反而限制了宝宝的生长。
4、没有定期做生长监测:现在无论在城市父母还是农村父母,都没有养成给宝宝定期做生长监测的习惯。宝宝的个子没有长高,很多父母都把原因归咎为宝宝还没有发育成熟。生长监测是指对一个宝宝在特定的年龄段反复测量身高和体重。每一次测量的身高、体重值反映的是当时宝宝所处年龄的生长水平。
影响孩子成长的食物
1、冰品:炎炎夏日清凉的冰品一向是孩子的最爱,但过于寒凉的食物,对于肠胃消化系统来说,很容易造成肠胃的损伤,进而影响到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造成生长发育不良。
2、碳酸饮料:研究发现,偏爱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有60%因钙质缺乏而影响正常发育。尤其是某些饮料中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还会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父母应特别小心注意。
3、糖果与甜食:糖吃多了容易导致孩子食欲不振,食量减少,也就会影响到营养的吸收。糖吃多了,会在体内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会增多。此时需要硷性的钙来中和,钙的消耗量势必增加。而过多的糖分,肥胖也会伴随而来。
4、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罐头食品:油亮亮的甜甜圈、薯条常孩子们的最爱,但像这类的油炸、腌制、罐头类制品,在制作过程中,营养也更着流失,加上又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如香精、防腐剂、色素等,以及高油、高盐,对胃肠黏膜有较大的刺激性,过度食用有可能引起孩童消化道不适,影响正餐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