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换牙是普遍经历的一个过程,被称为丑小鸭的时期。实际上,儿童换牙齿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妈妈对换牙顺序和年龄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在保护孩子牙齿的过程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孩子在换牙时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妈妈也需要了解并掌握清楚换牙齿的顺序和年龄。
儿童换牙齿的顺序和年龄通常是在6岁左右开始,如果从这个年龄段开始掉牙,那么说明换牙的顺序和年龄存在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儿童换牙齿的顺序和年龄有以下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1、6-8岁:中切牙(门牙)与第一磨牙(六龄牙)开始逐渐发育并萌出,通常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2、8-9岁:门牙旁的侧切牙以及第一前磨牙开始发育并萌出,逐渐替换掉原来的牙齿;3、10-12岁:侧切牙旁边的尖牙以及第二前磨牙开始发育并萌出,逐渐替换掉原来的牙齿;4、12-13岁:开始逐渐萌出第二磨牙;5、18岁后:第三磨牙(智齿)才会发育并逐渐萌出,持续年龄一般会到21岁左右,也有部分患者终生不会萌出。
换牙过早是否说明骨龄偏大?实际上,换牙的年龄和骨龄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存在换牙过早说明骨龄偏大的说法。换牙的早晚通常与营养情况和发育有关,儿童换牙过早家长也不需要过于焦虑,可能是身体营养不够或者发育较快造成的。换牙过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食物影响:经常吃较硬食物的儿童,可能会提前换牙,经常吃较软食物的儿童,可能换牙的时间会开始的相对较晚;2、营养因素:儿童营养丰富时身体发育较快,可能会提前开始换牙,如果儿童长期营养不良会使身体发育减慢,引起换牙的时间推迟;3、性别因素:一般女孩会比男孩成熟的早,所以换牙的时间可能也会比男孩早一些。
总之,换牙过早和骨龄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换牙过早家长不用太过焦虑,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就行。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如果换完一次牙齿以后又出现了松动的现象,可能是因为身体出汗导致的,也可能是牙齿部位受到了外伤导致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牙科检查。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