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普陀区万有引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的立法大讨论现场,来自不同平台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们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其中,社保缴纳问题成为了讨论的焦点,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们面临着权益保障与现实选择的双重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业态、新就业形式层出不穷,为城市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在享受工作灵活性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权益保障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社保缴纳问题。
在这场讨论中,不少小哥表示对社保缴纳并不太在意。一位美团外卖小哥直言:“我了解到,如果缴社保,每个月我个人要出700元,这700元相当于我要送100个订单。这700元我寄回老家,给我女儿买点玩具不好吗?而且我在老家已经缴了新农合。”
他的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他们往往来自农村,已经有了新农合等医疗保障,再加上城市生活的现实压力,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将有限的收入用于当下生活,而非未来的社保保障。
社保对于劳动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份未来的保障,更是一种权益的体现。市人大代表刘华新指出,目前不少新就业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使得基本权益受到影响。对于超大型城市来说,保障新就业劳动者的社保,就是保基本。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如何让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认识到社保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有专家提出,应该研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具体特点,根据不同就业群体实行差异化政策,区分不同的保险类型、待遇方式等。加强社保政策的宣传和教育,让劳动者了解社保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
仅仅依靠政策层面的推动是不够的。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之所以对社保持谨慎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面临着现实生活的压力。
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将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为未来的不确定性买单。因此,要想真正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保问题,还需要从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入手。
正如一位极兔快递小哥所言:“如果报酬能够大幅度提升的话,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从而更愿意为社保买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而是要通过合理的定价机制、优化平台算法等方式,确保劳动者的收入能够与其付出相匹配。
平台企业也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目前,平台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协商协调机制,劳动者的声音往往难以被听到。
平台企业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协商协调机制,让一线劳动者的“看法”参与平台决策。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保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政策层面的推动和支持,也需要平台企业和劳动者自身的努力和配合。
生育帮版权文章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完善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