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在3岁以内的年龄,在冬季和春季的季节中,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导致肺炎反复发作,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也有些儿童肺炎患者不发热但咳嗽和喘气较为严重。
小儿肺炎的病因多样,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常见。此外,新生儿肺炎尤其不典型。在新生儿出生时,如果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可能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导致吸入性肺炎。如果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如果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内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另一种是生后感染性肺炎,如果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如感冒,孩子容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
预防小儿肺炎的方法包括:加强传染病预防接种工作,如在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肺炎痊愈后,建议不要掉以轻心,特别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否则易反复感染。此外,还应加强锻炼,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如果孩子住在家中,对外界空气适应能力较差,外出活动时,注意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在感冒流行时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家中有人患感冒时,不要与孩子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