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是众多母亲的首选,同时也是宝宝理想的天然食物,因为它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然而,有些母亲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宝宝吃母乳后出现腹泻的情况,这令她们非常担忧,担心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那么,宝宝吃母乳后出现腹泻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来一起了解。
1、轻微症状: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吃母乳后出现腹泻症状较轻,通常无需治疗,也不需要为了大便成形而改变喂养方式。随着宝宝的增长,宝宝的身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也会逐渐发育,酶活性增加,就能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
2、中药治疗:如果宝宝吃母乳后腹泻症状较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我们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如健脾止泻胶囊,根据宝宝年龄大小不同剂量,将胶囊中的药物祛除后冲服。同时,还可以使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3、添加辅食:宝宝吃母乳后出现腹泻症状,可以适当增加辅食,随着辅食的增加,腹泻症状也会逐渐好转。常见的去乳糖饮食有:
①豆浆:鲜豆浆100毫升加5克葡萄糖代乳,腹泻即可停止。但豆浆不宜长期单独使用,宜逐步加鱼蛋白。
②大豆蛋白或酪蛋白:并加适当氨基酸,另加矿物质及维生素,效果甚好。
③婴儿营养米粉:营养素完全符合婴儿需要,但因内含极少量调味全脂奶粉,仅适用于乳糖不耐受的轻型婴儿。
4、妈妈注意饮食:宝宝吃母乳后出现腹泻症状的治疗,还需要注意产妇的饮食问题。一般情况下的母乳性腹泻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母亲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饮食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很多时候导致宝宝吃母乳腹泻的原因,是由于母亲在平时生活中过量食用一些油腻性食物,以及过量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这些都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腹泻等症状。因此,母亲在平时生活中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并适当给宝宝喝水。但若宝宝不到六个月,应尽量少给宝宝喝水,否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此时,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够完善,若过量喝水,可能会影响到肾脏的功能。
5、乳汁质量:许多宝宝存在乳糖不耐受的问题,专家提醒,这部分宝宝经常会因为乳糖不耐受而出现母乳性腹泻的情况。因此,这部分母亲在平时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在哺乳时应避免宝宝将乳房吸得太空,否则的话会导致乳汁脂肪含量增高,这种乳汁对宝宝消化和吸收不利,同时,还可能导致宝宝出现母乳性腹泻的情况。因此,每次哺乳时应让宝宝轮流吸取两侧乳房,一侧快吸完后再吸取另一侧,若担心乳房没有吸空影响乳汁分泌,可以在宝宝吸完后再用吸奶器吸一下。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此,母亲们一定要特别注意饮食问题,以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