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正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好时节,不少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外出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而,当孩子们正沉浸在玩乐的喜悦时,一种可怕的疾病来势汹汹,让很多家长们谈之色变。
而这种疾病就是“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也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高发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及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预计每10万人中约有37-205人发病,每10万病人中约有6-51人病死于该病。
香港时代医疗表示,手足口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患儿通常病情较轻且呈自限性,通常7-10天左右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该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
• 密切接触传播:如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洗漱用品、贴身用物、玩具、餐具以及床上用品等物品而感染;
• 呼吸道传播:如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喷出的飞沫或病毒微粒悬浮在空气中,被其他人吸入感染。
• 食源性传播:通过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进行传播。
手足口病的皮疹会不会留下疤痕?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会会在患儿口腔的颊黏膜,包括舌面、软腭,甚至扁桃体上出现疹子,手足上会出现斑疹。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在胳膊肘、上臂、臀部、大腿、膝盖上出现斑疹。那么,这些皮疹会不会给孩子留下疤痕呢?
香港时代医疗介绍,手足口病的皮疹通常在一周左右就完全消退,而且不会留下任何疤痕。有部分出血性皮疹可能持续时间会相对较长,但也很少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痕迹;部分患儿可能在手足口病痊愈后1-2个月出现指甲脱落情况,但最终结局是良好的,都会痊愈的。
不过,家长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 出现38.5℃以上的高热体温
▶ 孩子由于口腔内的疱疹造成极其严重的疼痛,甚至出现进食较差、尿量减少等。
▶ 孩子出现睡眠增多、精神萎靡等和平时状态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 部分重症表现还包括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等,同样需要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 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卫生措施。同时,注意咳嗽礼仪,如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家庭常备消毒液,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宝宝常用的玩具和餐具等经常彻底清洗消毒。此外,还需要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充足、营养均衡、适度锻炼等,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风险。
2. 接种疫苗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涉及20多种,其中每年在我国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时,大部分地区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呈交替出现。而在重症病例、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中,以检出EV71为主,所以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目前我国内地已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对象为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不过,现时手足口病疫苗仍属于国家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建议家长们根据自身意愿为婴幼儿接种,从而达到预防EV71引起手足口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