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特点及专早产儿的护理方法

2024-04-10 14:25:25 作者:sn_lsjx 131人浏览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早产儿是指孕期不满37周(约250天)分娩的婴儿。他们的特点和照顾方法如下:

1. 体貌特征:早产儿的体重大多在2500g以下,身长不到47cm。他们的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乳晕不清,足底纹少。男婴的睾丸可能未完全降下,女婴的大阴唇不能完全盖住小阴唇。

2. 呼吸问题:早产儿的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发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达到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和出现紫绀。

3. 肺发育问题: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4. 消化问题:早产儿的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量小,易溢乳。

5. 喂养问题:早产儿以母乳喂养为宜,但需及时增加蛋白质。早产儿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要注意乳汁的渗透压不可超过460mmol/L。

6. 肝功能问题:早产儿肝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转换酶不足,生理性黄疽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因肝功能不完善,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

7. 神经系统问题: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8. 体温问题: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少,而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汗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寒冷发抖反应。因此,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9. 酸碱调节问题:早产儿酸碱调节功能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早产儿糖原储存少,又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低下),此外,早产儿还易发生高血糖、贫血和严重感染。

早产儿的护理方法:

1. 沐浴:2000克左右的早产儿,早几天采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以后可用温水浴。动作应尽量轻柔,过多的操作、搬动易使之疲劳,增加心脏负担和消耗热能,还会引起吐奶甚至颅内出血。

2. 保暖:保暖是减少早产儿死亡的最重要措施。室温应保持在26—28℃,湿度维持在55%—65%。夏季可经常用湿拖把拖地,冬季在室内烧一壶启盖的沸水,充分的湿度可避免呼吸道粘膜的干燥。体温维持稳定在36—37℃之间为正常,触摸手脚指(趾)端暖和,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吃饱了能安静入睡为正常状态。过度保暖可发生高热甚至烫伤,热水袋的水温50—60℃,不能用沸水加入,也不能让热水袋直接贴挨宝宝的肢体,要隔被放置。

3. 居室卫生:由于室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要求居室卫生清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20分钟。

4. 预防感染: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更差,应尽量减少探视,对患呼吸道感染、发烧、腹泻、皮肤感染等疾病亲属的探访,要婉言谢绝,不让其进入早产儿的居室,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定时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5. 测体重:每周可测体重1—2次,如体重不增,应请保健医生协助查找原因。

6. 喂养:保证母乳喂养。如发现宝宝有频频呛奶,气促,面色难看或唇周发青甚至拒奶,就要警惕宝宝可能生病了。早产儿吸吮能力较足月儿差,宜少量多餐,在吸吮过程中,会有几次含乳头休息的正常现象。

家长如何护理早产儿?沐浴、保暖、居室卫生、预防感染、测体重和喂养都是必不可少的。动作应尽量轻柔,以避免早产儿疲劳、增加心脏负担和消耗热能,甚至引起吐奶或颅内出血。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避免过度保暖,防止高热和烫伤。同时,要减少探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定时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周测体重一次,如体重不增,应请保健医生协助查找原因。保证母乳喂养,少量多餐,注意观察宝宝的健康状况。

文章来源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