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攻略

2024-04-12 09:11:58 作者:sn_lsjx 123人浏览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1、乙肝疫苗的预防机制:研究发现,单剂量乙肝疫苗注射4日后,循环抗体迅速生长,其中乙肝表面抗体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保护性抗体。通过采用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人血液制备成乙肝免疫球蛋白,给新生儿或幼婴注射,可以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性保护免疫。因此,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同时乙肝e抗原阳性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子女,在出生后应及时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被动阻断的基础上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就可以减少乙肝病毒提前着陆的可能性。

2、乙肝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新生儿的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接种,越早越好。如出生后48小时以后注射,预防效果会降低。乙肝疫苗0、1、6方案结合,至少可以使70%~90%的婴儿免受其母体乙肝病毒的侵害。

3、注射乙肝疫苗后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只有少数人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4、乙肝疫苗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虽然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乙肝病毒不会在空气中传播,工作、交谈、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乙肝患者可以与别人接触,可以正常上学、工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注射疫苗后也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5、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所有的新生儿都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所以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由于幼婴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一旦乙肝病毒侵入,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而且能继续增殖形成克隆,向肝癌方向分化。经过多年的探索,当前国内外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是参与乙肝疫苗的结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可中和入侵的病毒,清除病毒,使新生儿免受感染。

6、注射乙肝疫苗的用量计算:每毫升含200单位以上者可称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但目前国内生产的乙肝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每毫升内多数只含100单位;因此计算用量时应按每公斤体重注用0.075毫升~0.2毫升推算。

7、哪些人不宜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前应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接种者如有发热、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暂缓接种。

8、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选择:乙肝疫苗目前有血源性乙肝疫苗、乙肝多肽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等。自1986年以来,我国生产的血源性乙肝疫苗的效果与美、法、日制品比较,生物效价、安全性、阻断效果均相仿,而费用要比进口疫苗价廉得多。目前国产的乙肝疫苗已实现了高免疫源性、高纯度、优质高产,质量已达国际水平。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源生育帮

生育帮版权文章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