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意味着他们踏入了全新且未知的世界。在这个阶段,母亲的角色尤为重要,她需要引导新生儿适应这个新环境。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特别细心,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护理要点:
1、清理口腔:在婴儿出生时,应立即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防止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但切勿擦洗口腔,因为新生儿的口腔粘膜很薄,容易受损。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会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以轻轻涂抹制霉菌素药水。
2、滴眼护理:新生儿的眼睛需要特别保护,出生后应立即滴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以防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时,可以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拭净后再滴眼药。
3、注意体位:除了喂奶时,新生儿应整日卧床休息,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每天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体位,可以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如漾奶时,可能导致窒息。不必使用枕头,枕头的高度应与肩宽相当,不能使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注意居住环境。
4、环境要求:新生儿卧室应保持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室内温度控制在21度到24度之间,湿度在60度到65度左右。
5、冷热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擦干全身,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室温不能低于23℃。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可以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6、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受损,因此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7、脐带护理: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应进行消炎处理。对于一些特殊生理现象,如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现象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他不良反映,应去医院检查。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