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识别与预防

2024-04-22 08:53:09 作者:sn_lsjx 111人浏览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新生儿的诞生,无疑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茁壮地成长。面对疾病,父母们都应有预防的心理准备。新生儿败血症,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听说过的疾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生儿败血症呢?让我们一一来分析。

首先,病原菌的种类。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我国,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它们通常具有K1抗原。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感染也较为常见。至于L细菌,它们通常被称为Lister。

其次,感染的途径。新生儿败血症可以出现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在宫内,主要是通过胎盘传播感染。在分娩过程中,由产道细菌感染引起。而生后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可以侵入皮肤、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尤其是脐部,这里是细菌最容易入侵的地方。

再者,新生儿自身的特点。新生儿的皮肤、粘膜较为薄嫩,容易破损。未愈合的脐部就像是细菌的门户,一旦被感染,就可能导致全身感染。而且,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后,细菌可能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引发脓毒症体扩散。

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呢?首先,新生儿吃奶会明显减少,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其次,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哭声低微,如同猫叫。此外,部分患儿可能会有关节肿痛、活动障碍或关节腔积液,多见于大关节。最后,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尤其是婴、幼儿。

那么,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呢?首先,对于易患败血症的高危患者,我们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败血症征象或疑似病情,我们应该积极检查并果断处理。对于疖、痈等皮肤感染,我们不应该使用挤压治疗法,而是应该及时拔除体内留置的各种导管。在烧伤病房和血液病患者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时,应该采取严密隔离。对于传染病病房,如果有或曾经有败血症患者的,我们应该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的金葡菌、绿脓杆菌和真菌等蔓延。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对孕妇,我们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在分娩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我们应该进行预防性治疗。对于有感染和发热的母亲,我们应该使用广谱抗生素,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以减少新生儿窒息时交叉感染的机会。对于高危儿,我们需要加强监测。特别是对于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我们应该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和体温变化。

生育帮版权文章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