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型肝炎的典型症状及其诊断方法

2024-04-24 08:53:50 作者:sn_lsjx 115人浏览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生育帮版权文章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发的疾病。对于新生儿而言,HBV感染的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指的是乙肝病毒感染。大部分乙肝患者病情呈慢性状态,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能持续终身,成为慢性携带者或慢性肝炎,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乙肝与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关系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是乙肝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据统计,全国约有1亿人口感染乙肝。那么,新生儿乙肝的症状有哪些呢?

新生儿乙肝的典型症状包括:大块肝细胞坏死、肝功能衰竭、肝脏肿大、巩膜黄染、黄疸、灰白大便、尿黄似浓茶、皮肤发黄、脾肿大、食欲较差等。感染后,患者可能会有数周到6个月的潜伏期,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亚临床过程。

乙肝感染的起病较缓慢,新生儿出生时通常无症状。在1~6个月期间,患者可能出现慢性抗原血症和转氨酶的持续性轻度增高。在6~12个月时,部分患者体内可能检出HBsAg的抗体,但新生儿乙肝主要表现为黄疸。

乙肝可能表现为生后黄疸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或逐渐加深。部分病例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如黄疸(早期呈阻塞性黄疸的表现),发热,肝大,食欲欠佳,然后恢复或呈慢性肝炎的经过。还有部分病例表现为持续性阻塞性黄疸,巩膜与皮肤黄染,尿色加深如茶色,大便颜色减退或呈陶土色,肝、脾肿大。

乙肝患者在出生时可能没有其他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乙肝不会影响胎儿发育,也不会导致畸形。此外,乙肝患者在肝功能和血清学方面的改变也较少见。

少数乙肝患者可能呈现暴发型经过,黄疸出现后迅速加重,短期内可能发展到肝性脑病、出血等肝功能衰竭症状,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如果患者能够存活,有可能恢复肝组织恢复正常。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