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许多手足口病患者并不了解自己患病的原因,大多数人知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然而,手足口病的病因繁多,许多患者并不清楚为何会感染这种病。那么,易患手足口病的原因是什么呢?手足口病的日常预防应如何进行?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变种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发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还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肠道病毒的感染部位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繁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感染后,人体只会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现称为口疱病毒(APHOVIRUSES)。口蹄疫病毒呈球状颗粒,直径为22~30NM,有7种不同的血清型:即A,O,C,SATI,SATZ,SAT3 和亚洲-1型。至少有63个亚型。各流行区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各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
传染源是患口蹄疫的动物。患病动物的血液、皮肤黏膜分泌物、唾液、尿、粪、乳汁均带有病毒。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挤乳时,病毒通过皮肤微小伤口进入人体发病,偶可通过食用受染的牛乳、乳酪、牛油或其他乳制品被感染发病,甚至食用病牛的肉和骨头也可感染。
人与人之间很难相互传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以及肠道病毒EV71型。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受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如下:
1. 建立定时排查常规:校医院医生、社区医院医生要定期到幼儿园给孩子做体检,或者去幼儿园的门口值班,在上下学的时间,检查儿童在上述的三个部位是否有病变,如果有发现可能症状,应及时将其与其他孩子进行隔离,防止疾病的蔓延。给孩子做体检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建议一个定期的检查制度,在地区内的高发病时期,检查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相反,如果该地区发病率低,可以间隔的时间长一些。
2. 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幼儿园的老师应当与孩子的父母一块努力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老师与家长应定时的沟通,交流预防疾病的经验。
3. 每天消毒:玩具、餐具、课桌椅、楼梯扶手等容易接触的东西要每天消毒,用84消毒液擦拭或者喷洒都是可以的。
4. 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流通:在封闭的空间内传染病更容易传播,所以幼儿园里的教室要保证通风良好。在早晨孩子还没有来的时候,教室应该提前通风。
5. 儿童卫生教育:饭前便后洗手可以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不过,一般幼儿园的孩子的健康意识比较差,即便老师教给孩子要洗手,孩子仍然可能坚持自己的习惯。所以,在饭前饭后检查小童鞋们的手是必要的,对于勤洗手的孩子要奖励。
6. 注意饮食:幼儿园大部分是提供一顿午餐的,孩子的饭菜要尽量加热一下,凉菜凉饭应当避免,过期变质的食物及时的清理。另外在特殊的时期,应给孩子准备一些能有效的提高抵抗力的食物,比如青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生育帮版权文章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