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生存的胎龄范围:多少周到多少周的早产儿可以成功存活?

2024-05-14 08:45:34 作者:sn_lsjx 17人浏览

生育帮版权文章

生育帮版权文章

早产儿的生存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一名名为小康尼的婴儿,出生时仅23+2天,经历了九死一生,最终存活下来,这一医学奇迹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样的胎龄早产儿才能存活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从发育程度来看,24周是胎儿存活的关键点。婴儿的出生是否能存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肺功能的发育程度。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胎儿发育的几个关键阶段,尤其是心、肺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进程。

在孕7周时,心脏和肺脏初步成型,但并没有相应的功能。在接下来的第3至6个月期间,它们会继续发育。在18至20周,心脏开始出现规律性搏动,可以用超声多普勒监测,到22周可以用听诊器听到胎儿心音,这时胎儿心脏具备了基本的泵血功能。

肺脏的发育相对较慢,直到23至24周,才发育成型,2型肺泡细胞开始出现,并开始分泌一种对今后肺膨胀和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至关重要的表面活性物质,但这时它仍不具备呼吸功能。直到7个月即孕28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才基本发育成熟,而具备呼吸功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24周和28周是两个关键时间点。医学上一般认为,22周前出生的早产儿不能存活,原则上24周之前通常以流产处置。在0-23周的胎儿中,仅有17%的存活率,胎龄越小,存活率越低。

胎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越是发育成熟,胎儿出生后存活的机会就越大。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之前,自然状态下通常7个月以后出生的孩子才可能存活。而在24周至28周之间出生的早产儿,由于肺功能仍然发育不全,需要依靠呼吸机来维持呼吸。而28周后出生的早产儿,通常具备良好的呼吸能力,因此一般会存活。

然而,即便在现代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出生越早的早产儿也就意味着越不成熟,残疾和死亡机会也就越高。据资料显示,在现代医学技术支持下,妊娠期长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大致为:23周17%,24周39%,25周50%,26周80%,27周90%,28-31周90-95%,32-33周95%,34+周存活率与足月宝宝几乎一样。

世界上最早出生并存活的早产儿是21周+5天,出生在加拿大。因此,基于胎儿发育的基础上,胎儿的存活是一个概率问题,是否能够活下来还需要靠现代医学科技。

为了有效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提高围产技术,加强监测,从源头控制早产。2、确定大脑有无损伤。尽早确定有没有脑损伤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脑瘫是最大、最麻烦的后遗症。3、建立健全的追踪随访机制。

在这方面,国内外的做法有很大差距。在国外,会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定期对早产儿进行心理、护理、行为、营养、发育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而在我国,只有个别医院和医生在开展这项工作,参与随访的医生缺乏对早产儿全面评估的技术手段或水平有限,而且普遍来说,随访工作并未真正开展,长期的随访更是少之又少。

陈运彬副院长表示,很多时候,只能靠家长自觉带孩子来复诊。这样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当发现孩子有“异常”的时候,往往情况已经无法逆转。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追踪随访机制,提高围产技术,并确定大脑有无损伤,以便更好地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