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癫痫药物,尤其在处理急性癫痫发作时,那么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先来看一则病例。
病例分享
患儿,男性,2岁,体重13kg,因突发意外导致多发性骨折,入院后进一步诊断为癫痫、重症感染并伴有呼吸衰竭。医生开具了地西泮注射液(2ml:10mg)肌肉注射10mg qd。
以上病例地西泮的使用,值得我们思考,地西泮可以肌肉注射吗?呼吸衰竭可以用吗?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是多少呢?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Q1:地西泮可以肌肉注射吗
不建议肌肉注射。
1.地西泮脂溶性高,肌内注射后吸收不规则且慢,也不完全,容易产生硬结。肌肉注射为“地西泮注射液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收载的给药方法。其说明书记载,“肌注吸收慢而不规则,亦不完全,急需发挥疗效时应静脉注射。肌注20 min内、静注1~3min起效。”
2.含有苯甲醇,而苯甲醇肌注易引起儿童臀肌挛缩症(俗称“青蛙腿”)的不良反应,含有苯甲醇的所有药品注射剂均要求“禁止用于儿童肌内注射”。说明书中也特别提醒: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地西泮注射液略有差异,一般均含苯甲醇为止痛剂以减轻注射区疼痛。反复肌肉注射本品可引起臀肌挛缩症。
生育帮版权文章
Q2:地西泮首选的给药途径是什么吗
地西泮首选给药方法: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说明书,仅推荐了静脉注射一种用法,且要求“静注宜缓慢,每分钟2~5mg”。其原因在于“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导致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或心跳停止”。
Q3:地西泮注射液能否静滴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年修订版)》[1]、《儿童癫痫持续状态诊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2]也未推荐静脉滴注用法。
《终止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3]认为可以静脉滴注(防止复发),推荐的用法用量如下:成人癫痫持续状态静脉用药时可考虑首剂10~20mg静脉缓慢推注;如无效,5min后可再次静脉推注;若有效(癫痫发作停止),则用80~100mg地西泮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2h)。
需要注意的是,PVC材质输液容器可吸附50%以上的地西泮,地西泮溶液应放置在玻璃或聚乙烯材质的输液容器中。地西泮注射液为长效药,原则上不应连续静脉滴注,静脉给药后应卧床观察3小时以上。
Q4:地西泮稀释后为什么会浑浊
地西泮原料药在水中几乎不溶。其注射液辅料含丙二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以增加溶解度,当这种含有有机溶剂的注射液被加入到其他水性溶媒(如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时,由于溶剂性质的改变,地西泮可能会析出并产生沉淀或混浊。地西泮注射液与较低稀释倍数溶媒配伍后容易产生浑浊,不可使用。若加大稀释倍数,肉眼看不见浑浊,但是不一定代表没有细微颗粒,而且稀释倍数大,药品浓度低,临床疗效有限。
Q5:地西泮溶媒选择用“盐”还是“糖”
地西泮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等溶液中都会产生浑浊。地西泮溶媒选择用“盐”稳定还是“糖”稳定,目前结论不一。有研究显示[4],地西泮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优于葡萄糖注射液,室温放置4h地西泮含量保持在93.6%,而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液中地西泮浓度可下降至50%以下。
《临床静脉用药调配方法与配伍禁忌速查手册(第2版)》[5]指出,静脉滴注配制地西泮注射液时,应10~40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00mL,缓慢静脉滴注。稀释后静滴时要注意观察,因为可能会出现沉淀。
《终止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专家共识(2022年版)》[3]推荐地西泮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在选择稀释剂和确定地西泮的浓度时要遵照注册药品信息的说明书,溶液都需要新鲜调制。
Q6:呼吸衰竭患者能用地西泮吗
不推荐给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地西泮。地西泮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同时也有中枢神经肌肉松弛的效果,可能会加重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抑制,导致病情恶化。特别是对于存在呼吸驱动减弱或通气功能受限的患者,使用地西泮可能存在较大风险。
Q7:地西泮注射液用法用量如何[6]
适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静脉注射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对破伤风轻度阵发性惊厥也有效。具体用法剂量小编用一张表格总结全了。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