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是不是要打很多针?会不会对身体伤害很大?” “吃药吃到恶心,副作用让我根本坚持不下去……” 在辅助生殖门诊中,类似的声音屡见不鲜。许多备孕女性(尤其是高龄、卵巢功能减退或对药物敏感的人群)对传统促排方案存在抗拒心理——担心药物过量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胎妊娠风险,或因频繁打针影响生活质量。十月奇迹生殖中心推出的“温和促排方案”,正是为这类群体量身定制的差异化解决方案:通过精准用药、最小剂量干预,在减少身体负担的同时,依然能获得优质卵子,实现高效备孕。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传统促排方案的“痛点”
常规的试管婴儿促排卵方案(如长方案、拮抗剂方案)通常需要使用大剂量促性腺激素(如果纳芬、尿促性素),通过注射药物刺激卵巢同时发育多个卵泡(目标通常是8-15个)。这种方案虽然能提高获卵数量,但也存在明显局限:
1、药物负担重:每天需注射1-3针,连续10-14天,部分患者因频繁打针出现皮肤硬结、焦虑情绪;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2、卵巢过度刺激风险:尤其对高龄或卵巢功能敏感的女性,大剂量药物可能导致腹水、胸水、恶心呕吐(OHSS发生率约5%-10%);
3、卵子质量参差不齐:过度刺激可能使卵泡生长过快,导致卵子成熟度不均或非整倍体率上升。
一位35岁的患者曾抱怨:“我打了12天针,肚子胀得像怀孕5个月,每天去医院抽血B超,工作都耽误了,最后取了10个卵,但胚胎质量一般。” 这种体验让不少人对促排卵产生恐惧,甚至放弃助孕。
十月奇迹试管机构的“温和促排”
十月奇迹的温和促排方案核心是“精准调控,适度刺激”——通过小剂量药物(约为常规方案的1/3-1/2)和个体化监测,在避免卵巢过度负荷的同时,激发卵巢内“沉睡”的基础卵泡自然生长,目标是获得1-3个优质卵子(足够形成健康胚胎),而非单纯追求数量。
1、药物选择:天然成分与低剂量结合
方案优先选用口服药物(如克罗米芬、来曲唑)联合小剂量注射(如尿促性素25-50IU/天),减少大剂量促排针的使用。克罗米芬和来曲唑能温和刺激垂体释放促卵泡激素(FSH),促进卵泡发育;小剂量注射则精准补充不足,避免过度刺激。一位40岁的患者分享:“我每天只打半支针(25IU),口服药代替了大部分注射,10天就完成了促排,几乎没有不适感。”
文章来源生育帮
2、方案定制:根据年龄与卵巢功能“量体裁衣”
高龄(38岁以上)或卵巢功能减退(AMH<1.1):采用“微刺激方案”,仅用口服药物+极低剂量注射(如12.5IU/天),目标获卵1-2个,但卵子质量更高(研究显示,微刺激获得的卵子非整倍体率比常规方案低15%-20%);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避免大剂量药物诱发OHSS,通过来曲唑联合小剂量促排针,控制卵泡数量(目标≤5个),降低多胎妊娠和腹水风险;
卵巢功能正常但抗拒打针者:采用“自然周期+轻微刺激”,监测自然生长的优势卵泡,必要时仅用少量药物辅助。
3、监测优化:精准把握取卵时机
虽然药物剂量小,但十月奇迹的医生会通过高频率的B超(每2-3天一次)和激素检测(LH、E2、P),实时跟踪卵泡生长情况,确保在卵泡直径18-20mm(最佳成熟度)时精准取卵。一位32岁的患者说:“我以为温和促排不用监测,结果医生还是每周带我做B超,最后取卵那天刚好是卵泡最圆润的时候,取了2个优质卵,配成了1个优质胚胎。”
温和试管促排的实际效果
临床数据显示,十月奇迹的温和促排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1、身体负担轻:90%的患者表示“无明显不适”,无严重OHSS发生(发生率<1%);
2、卵子质量优:虽然获卵数较少(平均1-3个),但卵子成熟度高(MII卵比例>85%),形成的胚胎染色体正常率与常规方案相当;
3、累积成功率可观: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3个周期的温和促排累计获卵数可达5-8个,足够支持1-2次优质胚胎移植;对于高龄患者,单周期优质胚胎率可达40%(与传统方案持平)。
十月奇迹生殖中心的温和促排方案证明:高效备孕并不意味着必须承受药物和打针的负担。通过精准用药、个体化监测和最小剂量干预,既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又能获得足够优质的卵子,为后续的助孕环节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