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中心介绍新生儿护理那些事儿吐奶/黄疸/发烧!

2021-10-27 09:19:07 作者:享生活 260人浏览

  新生命的诞生,带给每个家庭的是无尽的欢乐,但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宝宝吃完奶就吐,是有什么问题吗?宝宝黄疸迟迟不退是什么原因?孩子发烧了,吃退烧药还是物理降温?……一大堆的育儿难题让年轻的父母们在最初的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生殖医学中心就为大家说说新生儿护理那些事儿,帮你成为更好的父母。

  新生儿「黄疸」怎么退得快?

  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

  每个新生儿都有各自的生理代谢特点,所以不同新生儿的黄疸程度、消退过程也各不相同。新生儿黄疸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多数足月新生儿的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开始逐渐消退。这种一般就是生理性黄疸,多数不要紧,也无需进行干预治疗,一般通过加强喂养、帮助排便等方法,可以让新生儿安全度过黄疸期并逐渐消退。

  病理性黄疸

  ①出现早,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出现;②发展快,黄疸程度重;③持续时间长,一周以后孩子还是特别地黄;④除了有黄疸还有其他的并发症,如:吃奶不好,睡不好,不爱动,反应比较差。病理性黄疸如不及时治疗,或损伤新生儿智力。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黄疸持久不退、或者消退后又再出现、或者黄疸进行性加重,这时需要立即看医生接受治疗。

  注:母乳性黄疸是一种排除性诊断,也就是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宝宝黄疸的病因后才能确诊。当宝宝出现黄疸,首选措施应该是前往医院就医,由专业儿科医生判断黄疸类型,如果存在病理因素,应针对病因处理;如果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新生儿「吐奶」严重是什么原因?

  胃的上口称「贲门」,即胃的入口,上接食管。人体的胃就像一个小布袋,食物进去以后,贲门收缩,扎紧,不让食物往上溢出。有些幼儿「先天贲门肌肉发育不足」,比较松弛。扎不紧,加上新生儿本身胃容量就偏小,稍微晃荡一下,奶水就溢出去了。

  如果孩子奶量喂得太多,在「体位」发生改变的时候,通过挤压会导致奶通过贲门会返流进入到口腔。像这种情况一般大约在「六个月以后」逐渐就消失了,家长无需过分担心。

  应对措施: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喂完奶之后改变体位(竖抱),头部放在肩膀上轻轻地拍打背部,让积聚在胃里的空气,能够尽快地排出来。

  新生儿「发烧」怎么办?

  发热是儿童生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但是发热其实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几乎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在儿童时期均可引起发热。

  引起幼儿发烧的原因大体上有两种,感染性发烧和非感染性发烧。感染性发烧较为严重,大多数是呼吸系统或肠道系统受到病原体(病毒、细菌、结核菌)的侵袭导致的。「非感染性发烧」相较来说比较少见,是由于产热过多、食物中毒和失水过多造成。

  通常儿科医生会把 38.5 ℃ 作为是否服退热药的分界点。3 个月以下的婴儿,若直肠温度≥38 ℃,就算患儿精神及其他各方面看起来正常,也建议及时就诊。此外,不要自行给 3 个月以下的婴儿退热药。因为目前很多退热药是给成人服用的,小婴儿体重轻,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不易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损伤。

  幼儿发烧时的症状主要有体温居高不下、厌食、寒战、皮肤潮热和呼吸急促等,严重发烧则会导致皮肤出现疱疹和水泡,需要马上去医院治疗。

  注:新生儿及 3 个月以下的小婴儿要慎用退热药。

  新生儿「肚脐眼出血」怎么办?

  在新生儿期,脐带大约一周左右会自然脱落。脐带脱落的时间与新生儿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方法」有关,如果残留端很短,则出生后3?4天就会很快脱落。反之,则需5?7天才脱落。如果7天以上,甚至更长时间不脱落,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果残留的脐带变得干黑色,可以用95%的酒精轻轻擦洗,干黑的脐带即可脱落,如果仍不脱落,应到医院进行处理,决不可盲目地剪断。

  除了感染,脐部偶尔也有出血的情况,残端脱落前出血多半是因为衣物或尿布磨蹭「刺激脐残端」所致,有时是因为残端结扎得不够紧,也有少部分是因为孩子「凝血功能异常」或「局部感染」引起。有些孩子在残端脱落时候会有点出血,少量出血一般以纱布压迫可以止住,如果出血不止就也要尽快找医生处理。

   生殖医学中心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