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竞争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身心和生殖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越来越多的患者到医院来不孕。根据统计,上海常住人口的不孕不育率为1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这些因素中,31%~40%是由卵泡发育和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而促进卵巢功能、诱导排卵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很多人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至于害怕和滥用促排卵药物的病人不少。
一项关于美国试管促排卵药物的盘点。
当前,促排卵用西药主要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黄体-黄体轴来达到促排卵的目的,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黄体共有5种:
1、克罗米芬
主要的药物是克罗米芬(氯米芬枸橼酸胶囊)。该药是雌激素的拮抗剂,通过抑制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刺激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诱导排卵。在临床应用中,主要针对体内含有一定雌激素的排卵障碍患者。类似的药物还有他莫昔芬,可以用来治疗克罗米芬抵抗症。
2、来曲唑类药物
来曲唑是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也可以用于促排卵。该药物一方面可以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从而减弱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卵泡局部雄激素水平升高,促进卵泡发育。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的影响较克洛米芬轻。
3、重组人卵泡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尿促性腺激素和重组人卵泡刺激素都是用来刺激卵巢,促进排卵。在临床上,这类药物常用于促超排卵,主要用于下丘脑及垂体功能障碍性不排卵。
4、促性腺激素释放性激素。
垂体的促超排卵药物主要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主要用于下丘脑性闭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为诱发排卵的药物,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应用。
5、其他
除了药物直接刺激排卵,目前对排卵障碍的内分泌环境也越来越重视。比如,针对PCOS患者常表现为高雄激素及高胰岛素血症,在这类病人促排卵前调整内分泌环境,不但可获得较好的排卵率,而且可降低流产率。例如,高催乳素血症闭经的病人,服用溴隐亭,使其恢复排卵,是间接促排卵的一种。
直到辅助生殖技术出现之前,促排卵疗法仅适用于非排卵性疾病。近几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排卵适应症已扩展到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的有正常排卵妇女,以刺激一个周期内的多个卵泡发育,从而获得更多的卵细胞,从而获得更多可移植的胚胎。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优化,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个体化促排卵方案后均可获得正常排卵。然而,促排卵治疗的患者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问,以至于对于促排卵药物,存在恐惧和滥用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