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最应该修复盆底肌还是骨盆?教授教大家一招识别美容院套路!

2021-11-05 14:32:49 作者:享生活 283人浏览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无论是第几次,这个过程都让宝妈备受折磨和考验。从备孕开始就得时刻准备着、孕期更是小心翼翼、分娩的过程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这还没有结束,生完孩子之后的“烦心事”也不少:产后屁股大、漏尿、耻骨痛、腰痛...很多宝妈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当看到市面上所谓“万能”的骨盆修复,往往就会“心动”,结果却常常被不良机构忽悠,殊不知很多症状都是盆底肌受损引起的。

  骨盆和盆底肌不是一回事

  骨盆是连结脊柱和下肢之间的盆状骨架。由后方的骶、尾骨和左右两髋骨连接而成的完整骨环。骨盆的稳定可以维持身体静止和不同场景下的姿势、脊柱的中立位和体态等。盆底一般指盆膈,是骨盆的后底。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保证排尿、排便和性生活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说,骨盆和盆底不是一回事,那骨盆修复和盆底肌修复就更不是同一件事了。至于文章开头说的那些“烦心事”,教授建议大家先了解这些症状都是怎么引起的。

  宝妈身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只有了解了缘由,才能“对症下药”。

  ■ 妈妈臀、大屁股

  有的准妈妈在孕期可能饮食不合理、运动少,再加上孕期久坐,就会导致臀部堆积了大量的脂肪,所以屁股会变大,甚至下垂。

  最好的方法是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

  ■ 腰痛、耻骨痛、尾巴骨痛、大腿内侧痛

  很多妈妈生产完尾巴骨、腰部靠下的位置会疼,有时候会放射到大腿后侧,甚至会耻骨痛。

  这属于骨盆带疼痛,主要因为孕期激素(主要指松弛素)的分泌会促使骨盆周围的韧带、骨盆周边关节变得松弛,是一种生理现象。

  骨盆带疼痛不会影响盆底功能,基本上这种疼痛感都会在产后一定时间内得到缓解。

  有的妈妈都会在分娩后3-6个月内恢复,部分妈妈恢复时间较长,这和孕妈的身体状况、恢复能力有关。

  但如果疼痛异常且持续时间很长,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确诊,进一步排除腰椎方面的问题。

  ■ 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阴道松弛、尿失禁

  这些都是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典型症状。

  妊娠(因为孕期子宫增大会不断压迫盆底组织)和分娩都会使盆底肌肉和结缔组织被压迫、拉伸和撕裂,从而导致盆底的损伤,继而引发阴道松弛、阴道壁膨出、子宫脱垂等情况。

  当产后42天复查时,建议妈妈们去做一下盆底肌检查,进一步评估盆底肌的恢复情况,根据情况进行治疗与修复。

  教授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清楚了这些症状的缘由。

  其实大部分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可以自行恢复的。

  但如果疼痛异常、情况严重的话,要立马去医院就诊。

  宝妈们面对这些产后问题时可能会焦虑,这是人之常情。

  但教授不建议大家“病急乱求医”,要是被不良机构忽悠,花钱是小,阻碍身体恢复是大。

  教授还是建议大家先去医院检查,清楚症状和原因后,遵循医嘱,对症治疗。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源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