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管婴儿过程中,胚胎移植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步骤,为了提高它的成功率都会有较高的要求,比如有的女性患者成功的通过优质卵子培育出优质的胚胎但由于身体子宫内膜的情况导致无法如期移植,只能够将胚胎冷冻择期移植,那么对于患者来说会有一定影响。所以,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前要看看子宫内膜容受性。
一般来讲,医生所说的“内膜不好”指的就是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差,没有达到移植的标准。那么,子宫内膜容受性到底指什么,又有没有方法改善呢?
1全面认识子宫内膜容受性
子宫内膜容受性指的是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的能力,它是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着床的一种综合的状态。其中包括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以及血流分布等,哪一项出现问题,都不利于胚胎的移植和着床。
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和血流分布可以通过超声影像显示。在子宫肌层及子宫内膜之间有一个特殊的结合区域,超声下显示为一低回声薄层,这一区域对子宫内膜容受性起重要作用。
在促排卵过程中,有一种常见的情况:随着卵泡的生长发育,子宫内膜并未随体内激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厚,或连续反复超声监测都提示内膜薄,甚至内膜线显示不清、中断或扭曲,这种情况不宜当月移植。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再结合身体其他方面的情况来确定患者移植时间。
2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首先应针对影响子宫内膜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输卵管积水等。
子宫内膜机械刺激是指通过机械的方法对子宫内膜造成局部的损伤,从而达到促进内膜微环境中炎症因子释放、血管网重建及促进子宫内膜增殖等目的的一种方法。分为局部诊刮、活检针抽吸、宫腔全面诊刮等。
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前要看看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对于胚胎移植来说影响很大,如果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差,那么做胚胎移植的话,对于整个试管婴儿最后的成功率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试管婴儿要进行胚胎移植前要检查一下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3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一些损伤子宫内膜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比如: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积水、人流术、子宫内膜异位症、黄体功能不全、激素水平紊乱等。
4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方法
形态特征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内膜的胞饮突,操作比较复杂,而且这是有创的检查,可能会干扰正常胚胎着床过程,不能同步评价这个周期胚胎种植情况。
分子标志物,激素受体,基因及相关蛋白:都是子宫内膜活检的有创检查,单个基因或蛋白质指标,结果个体差异很大,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和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5常用的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B超指标
子宫内膜厚度:一般认为正常子宫内膜种植窗口期厚度约在9-11mm之间为最佳,内膜<7mm时,妊娠率显著下降,< 6mm几乎没有妊娠的可能。但临床,极少数时候能看到4~5mm,也成功分娩的病例。考虑子宫的血供比内膜的厚度更重要。过厚的子宫内膜也被认为不利于胚胎着床,>14mm时,妊娠率也下降。
子宫内膜类型:分为A型,也就是三线型内膜;B型,为弱三线型;C型,均质强回声。取卵日、移植日子宫内膜呈三线征,即A型者,妊娠率显著高于后两者。取卵时内膜的类型比厚度更能代表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子宫内膜血流指数: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PI和RI越低,说明血管阻力越低,卵巢和子宫血供良好;反之,血管阻力越高,子宫动脉血流减少, 供血障碍,这将不利于胚胎着床。
子宫内膜容积:
子宫内膜运动:子宫内膜会形成蠕动波,即内膜的不同部分沿某一方向依次收缩。与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肌层周期性表达有关,移植日正向运动或相对静止型,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好,易于胚胎着床。
单独统计各项超声参数对预测妊娠成功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但如果将各个超声参数综合起来评价,就能对预测妊娠结局和胚胎移植成功率有很大价值。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