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在ART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其获取临床妊娠的效率依旧不能令人满意。囊胚移植是提升ART效率的有力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囊胚种植率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多胎妊娠率的急剧攀升迫使我们不得不选择单个囊胚移植策略,其中选择性单个囊胚移植是首选。
研究证实,选择性单囊胚移植在保持较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将多胎妊娠率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准。
然而,选择性单囊胚移植策略在高龄患者群体中的临床结局究竟如何?这是我们一直存在的一个疑问。
众所周知,年龄是影响ART临床结局的独立影响因子。
高龄患者群体存在胚胎质量下降及流产率升高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其获取囊胚的机率也低于年轻患者群体。如何为高龄患者争取最好的临床结局呢?在此情形下,囊胚的移植策略将会是影响ART结局的关键因素。
研究者认为一个完善的胚胎移植策略至少应该具备2个要素:首先,必须保证可以获得临床妊娠并获得活产(这点对于高龄患者尤为重要);其次,才是尽量减少多胎妊娠率。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于我中心行FET的4种不同胚胎移植策略患者的临床资料,试图为不同年龄段患者制订最佳的FET策略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发现,对于<36岁相对年轻的患者群体,优质单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优质单囊胚组多胎妊娠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以上结果表明,<36岁患者群体选择单个优质囊胚移植是FET的首选策略,此结果与多项研究一致。
此外,本研究发现,对≥36岁的高龄患者群体,优质单囊胚组的多胎妊娠率延续了在<36岁年轻患者群体中的强势表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尽管优质双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优质单囊胚组(P<0.05),但活产率与优质单囊胚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研究者推测,可能是由于优质双囊胚组的多胎妊娠率显著高于优质单囊胚组,导致其流产率升高,以至于最终使两组间活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这与Mullin等和Dobson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然而,令人颇感兴趣的是,优+非优质双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优质单囊胚组(P<0.05)。与优质双囊胚组比较,优+非优双囊胚组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多胎妊娠率和流产率则显著降低(P<0.05)。
Dobson等研究同样发现,优+非优质双囊胚移植策略的多胎妊娠率比优质双囊胚移植策略要低。以上研究证实,优+非优质双囊胚移植策略对于年龄≥36岁的高龄患者既可以维持令人满意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又能有效的解决由于增加囊胚移植数目所导致的多胎妊娠率急剧攀升的难题,是一种优化的囊胚移植策略。
但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本研究是单个生殖中心的回顾性研究,缺乏更具说服力的前瞻性研究来验证;受本中心FET周期数所限,≥36岁双囊胚组患者的样本量稍显不足;对于≥36岁的高龄患者,优+非优质双囊胚移植策略的妊娠结局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验证。
综合上所述,患者年龄<36岁时,选择性单囊胚移植仍然是FET的首选策略;患者年龄≥36岁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首选优+非优质双囊胚移植策略确保获得临床妊娠和活产,否则还是选择单个优质囊胚移植策略。
尽管优+非优质双囊胚移植策略的多胎妊娠风险仍然显著高于选择性单囊胚移植,但其活产率显著高于后者,因此,研究者认为对于获取妊娠结局机率偏低的高龄患者这样的“风险”是值得的。
生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