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怀孕的路上,有些人很顺利,有些人不免会碰到需要医院医生帮助的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哪些只有医生才知道的事儿呢?
怀孕生子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
每一对准备怀孕和怀孕困难的夫妇都应该知道怀孕并不像吃饭睡觉一样天经地义,不然就不会叫做“有喜”了,也不要认为怀孕了就必然会生下个健康的宝宝。给大家看看关于人类生育的数字。
人类成功妊娠的频率也只是发生在1/5到1/6的性交周期,也就是说每次排卵期同房,对于完全正常的夫妻也就是1520%的受孕几率,所以2、3次同房没有成功,太正常了。
在人类全部妊娠中,约75%以自然流产告终,只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生化妊娠和很早期的流产,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过程,对发育不好的胚胎,对不适用的母体环境,就是大自然的选择。而且越是高等动物,选择的过程越是高要求。所以大家坦然面对就好,这只是人类的正常过程。
不要把备孕当成看病
求子路上最痛苦的是什么?不是吃药打针,也不是手术创伤,而是不确定性的煎熬。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轮回中煎熬,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这就是生命起缘的过程,不是通过努力就能掌控实现的目标,这和我们看个腹泻,或做个阑尾炎手术,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生命的到来涉及到了太多的夫妻身心健康、时机、环境、天意、机缘等因素,所以,我想跟大家说的第一点是“不要把备孕当成了看病”。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患者
刚才说了不要把备孕当成看病,但当我们还是需要医学帮助的时候,怎么办呢?如何正确的看病,做一个聪明的患者?
备孕是一个连贯性系统性的工作,和一般去医院一次两次就搞定了的病不一样,治疗都是以月经周期为单位的,先排除简单的基础原因导致的不孕,使用药物治疗,最后走上手术,试管的道路;或者综合考虑病因,跳过中间环节,直接进行试管婴儿。而患者不应该今天看这个医生明天看那个医生,今天听说吃中药好,明天看有人做试管成功了,就去做试管,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路,或者每一个治疗思路都没执行到底,白折腾。
你需要的不只是一位名医
优生助孕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协作的体系,有时大家问医生促排了我吃些什么啊?医生说吃什么都行。我都40岁了才准备怀孕,是不是要做些什么调理啊?医生说你没大问题啊。真不是医生应付大家,只是你问的问题,实在超出了妇科内分泌专业或者生殖中心医生的范畴。人的身体机能是个复杂的体系,没病,不等于健康,亚健康人群占70%,怀孕前如何将身心健康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涉及到多学科的协作。
在备孕过程中,大家要尽量让自己的身心保持在一个舒适愉悦的状态。只有舒服了,状态好了,才会有好的结果。
在备孕求子的路上,要正确定位同医生的关系,医生不是你的神,也不是你的保姆。他是为你提供专业知识的顾问,帮助你去实现你的目标的教练,但主角是你,对人生的决策,对风险代价的选择,并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