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中心向大家介绍年龄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2022-02-10 06:08:08 作者:享生活 419人浏览

  生殖医学中心向大家介绍年龄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古代小说常描述这样的故事:某老员外家财万贯,一生多行善事,晚年纳妾,喜得麒麟。民羡“人瑞得子,必是神童旺家门”。

  现代社会也有这样的事例:国外有名人精子库,被传得沸沸扬扬,希望用各界名人、诺奖得主的精子助孕,以期得到一批卓越的后代,改善人口素质。这些仅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功成名就人士的年龄多为四、五十岁以上,高龄男性精子孕育的后代,智商、情商真的能比肩甚至超过他的名人父辈吗?

  一、精子会不会老呢?

  传统上认为,与女性卵子不同,男性精子是每天新生,因此男性生育能力与年龄无关,只要性能力不受损,依然能生育健康的后代。事实果真如此吗?

  类似女性生殖细胞发育,男性在其胚胎形成的24周就可以发现精原细胞。进入青春期后,处于分裂间期精原干细胞开始了周而复始的有丝分裂:部分精原细胞转化为精子细胞,最后逐步发育成精子;另一部分精原细胞再增殖,作为精原干细胞的一部分,因此,精子同样会随着年龄增长,外界不良因素和自身疾病逐步累加,精子质量也会逐渐下降。

  高龄男性年龄界限尚不明确,通常引用的标准是男性年龄≥40岁。高龄男性生育力下降的影响因素有: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性疾病、性激素水平下降、遗传学及基因组稳定性改变、端粒酶的缩短、营养和生活方式、性功能和性活动的降低等。

  二、年龄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1.睾丸体积改变

  男性年龄增长对睾丸体积的影响是渐进性的,60岁开始睾丸体积逐渐缩小,70岁以后其体积比18~40岁组男性睾丸小31%。

  睾丸组织形态中,原始精原细胞数量减少,支持细胞数量减少,老龄化睾丸中每个支持细胞上初级精母细胞数量减少,致精子发生效能降低。间质细胞亦见多核化,细胞内脂褐质蓄积增加,数量减少。

  2.性激素改变

  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会逐渐进入性腺功能减退的范围,在 60岁以上、 70岁以上和80岁以上的男子,睾酮水平下降的发生率为20%、 30%和50%。游离T指数( T/SHBG)下降比总T水平下降更为显著。FSH水平升高,LH水平轻度上升或无改变。

  3.对机体的影响

  (1)毒物接触的蓄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职业暴露等),可直接损伤精子发生或生殖细胞DNA,接触后对精子数量和活力的影响可持续多年。

  (2)泌尿生殖道感染:附睾性腺感染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25岁为6.1%而>40岁为13.65%)。

  (3)生殖器官病变:对雄激素敏感的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敏感度下降,影响到整个生精过程以及精液质量指标。

  (4)血管性疾病:精索静脉曲张对生精细胞的长期损害、血管粥样硬化对勃起功能的影响等。

  4.精液常规指标下降:

  多数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精液体积、精子活动率、正常形态率逐渐下降。

  (1)精液量:年龄相关性精液体积减少是因为精囊功能不全、前列腺分泌液及蛋白质含量下降,造成精液体积减少和精子活动力退步。

  (2)精子活动率: 活动精子、前向活动精子、快速活动精子分别以每年0.8%、0.9%、 0.4%的速度下降;直线性、直线速度、平均轨迹速度分别以每年0.2%、 0.2%和0.3%速度下降。

  (3)精子正常形态率:多数≥41岁男子都见有明显的精子形态学改变。正常形态精子比例下降和大核空泡精子(精子核空泡区>50%)比例增加。

  5.精子DNA完整性受损

  针对年龄对精子DNA碎片的影响仍有争议,但多数研究表明精子 DNA 损伤率与男性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精液内氧自由基明显增多,造成精子 DNA 链损伤和断裂。细胞凋亡缺失增多,导致携有 DNA 损伤的精子增多,这是年龄的累积效应。

  有研究表明,小于30岁的男性精子DFI(DNA碎片指数)为15.2%,大于45岁的男性平均精子DFI为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生殖医学中心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