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生殖医学中心介绍如何看待高龄生育的神话?
近年来,高龄助孕的女性在不孕门诊患者中逐渐增多,究其原因可能包括:因为学业、事业、婚变等因素错失适孕年龄的良机;赶上国家生育政策惠及,高龄急赶生育二孩;高龄失独等等。
我们常常从新闻报道中看到各种挑战生育极限的故事,比如60岁生下双胞胎、70岁怀孕生子继承遗产等。一些年已“知天命”的女士,拿着报纸和医生较劲,“为什么人家50多岁还能生育,我就不行?”
其实对生育年龄的多项研究已表明:大于40岁的女性接受试管婴儿治疗,活产率小于5%,且每增加1岁,成功率越低,超过45岁,妊娠率接近0。熟不知,那些八卦新闻中的高龄生育的奇迹,应该基本都是通过卵子捐赠怀孕的,不要相信那些毫无科学根据的谎言。虽然理论上,高龄女性同样享有法律上赋予的基本生育权。实际上,高龄女性的助孕问题已成为很棘手的社会问题。
高龄意味着低妊娠率、高妊娠风险和高围产期并发症,甚至还有还有精神和经济方面的高付出。毕竟这不是“坚持就能胜利”、“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的一厢情愿的事情。医生有告知的义务,患者也有充分知情的权利。在合理的前提下,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如患者坚持要求助孕,医生与患者可以共同积极面对各种结局,努力争取成功。
但有的患者偏执的心理是非常危险的。她们对生育的期望值很高(因为有所谓高龄生育奇迹的“先例”),一般不能接受失败,有时容易把失败归结于医院和医生,造成病态人格,心理上受伤更加深重。对患者的心理评估,以及合理治疗范围的把控,是每个医生必须要掌握的分寸。
例如47岁的女性,即使卵巢指标“尚可”,成功率也不会有什么惊喜,不要给患者不切实际的希望;例如44岁女性,AMH已经<0.01ng/ml,AFC已经少至1~2个,基础FSH已经波动在15~20 IU/L的范围,医生是给她希望,还是给予理性的劝阻?
从心理角度而言,高龄女性需要的是心理疏导,保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态。顺其自然,就是任何事情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为所当为,是应该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做不成的事情不要恣意妄为,毕竟年龄是女性生育难以逾越的门槛。对于那些特别偏执而任性的女性,应该首先建议心理医生的干预。
生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