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卵巢早衰(POI)的发病率目前在中国约为1%-3.8%,国外约为1%。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方式的改变、生育年龄的推迟以及肿瘤生存期的延长,卵巢早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以下者POF的发病率为1%,30岁以下者为1%。
卵巢功能正常的妇女,在月经周期中,在垂体的作用下释放某些激素,使卵巢中的卵泡开始成熟。通常每个月有1至2个卵泡发育成熟,女性可以将卵巢中的卵泡维持到绝经年龄。然而,如果某些因素导致卵泡耗尽或卵泡功能异常,卵巢最终会过早地衰竭。卵巢早衰的病因很复杂,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没有明确的原因。已知的致病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引起的损伤和病毒感染。
1. 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是卵巢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见的是X染色体异常,它是女性特有的,在维持卵巢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见的X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包括。
(1) 特纳综合征。女性只有一条正常的X染色体,而另一条X染色体是异常的。
(2) 脆性X综合征。女性的X染色体是脆弱的,容易断裂。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异常者会产生抗体来攻击自己的组织,如果破坏了卵巢中的卵泡,就会导致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桥本甲状腺炎、阿狄森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医源性损伤
(1)放疗是导致卵巢早衰的常见原因之一。放疗对卵巢的影响取决于放疗的范围和病人的年龄;化疗药物对卵巢的损害与病人的年龄、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有关。
(2)盆腔手术可能破坏卵巢的血液供应或其自身结构,对卵巢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从而引发卵巢早衰。这包括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卵巢穿孔术、卵巢囊肿剥除术等。
(3)环磷酰胺、拉格朗等免疫抑制剂对卵巢功能的抑制,可导致卵巢早衰。
如乙型脑炎、腮腺炎病毒等可损伤卵巢组织,导致卵巢早衰。严重的感染如盆腔结核、淋病、化脓性盆腔炎等引起卵巢损害,也可导致卵巢衰竭。
5.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环境毒素,如镉、砷、汞、有机溶剂、杀虫剂、塑化剂、工业化学品等。
1、年龄,35-40岁的女性。
2、有卵巢早衰的家族史,可增加患病的风险。
3、反复的卵巢手术,反复对卵巢进行手术会增加卵巢早衰的风险,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4、反复多次人工流产,生殖内分泌系统会受到反复多次的影响,从而逐渐降低女性卵巢功能,发生POF。
5、长期使用抗流产药物如瑞格列汀,也可能引起卵巢早衰。
6、染发剂中含有抗氧化剂代谢出的化学物质4-乙烯基环己烯(VCH)可引起卵巢衰竭。
7、精神因素也是POF的高危因素。抑郁症、外伤、精神脆弱、精神过敏、性格内向、经常吵架发火、离婚丧偶、长期的情绪困扰和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FSH、LH异常分泌,排卵功能障碍,闭经,严重者可发生POF。
8、吸烟或被动吸烟,烟草燃烧时释放的多环芳烃(PAHs)可激活芳烃受体(Ahr),Ahr驱动的Bax转录是环境毒素导致卵巢衰竭的重要途径。
生育帮版权文章